社區人-戰“疫”中的“硬核”擔當

本文轉自:人民網

寶山區友誼路街道轄區面積10.45平方公里,下轄38個居委會84個居民區和1個村委會,轄區常駐人口約14.2萬人,是一個主要由城市居民的成熟社區。自此輪疫情爆發伊始,有這樣一群一線工作者始終枕戈待旦隨時出征,參與樓棟封控、小區封閉管理、每日數據排摸報送、指導各類人員疫情防控手勢工作,帶領社區干部一起日夜奮戰。

“三四五”工作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友誼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陽與社區自治辦主任錢靜燕接到封控小區任務后,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創新運用“三四五”工作法,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構建“指揮、組織、聯防”三位一體防疫體系,聚焦建立嚴密的指揮體系、組織體系、聯防體系,落實落細疫情防控工作。集結“四支隊伍”,構筑起“疫”線銅墻鐵壁。“防控先遣組”主動請纓下沉社區,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先鋒突擊組”以模范表率作引領值守,維護現場秩序安全;“后方保障組”落實基礎保障,積極調配資源,確保防疫物資充足;“應急支援組”負責核酸篩查工作的數據快速匯總、統計、報送等工作。創設“五類站點”(生活物資服務點、特殊群體服務崗、醫療保障服務點、應急事務處理站、醫廢垃圾回收點)精準化、個性化服務,保障居民的各類需求。

沖鋒陷陣“戰”疫情,團結一心強出擊

自接到小區封控消息后,陳陽身先士卒帶隊支援封控小區。自治辦成員孫定祥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先后支援了兩個封閉小區,自治辦副主任木月琴和云南掛職干部陸望主動請纓,分別支援一線。每個人都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但他們從不多言自己的辛苦,決心將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連續多日的樓道封控工作已耗盡了大家的精力,但在收到需要支援的消息時、在工作的第一刻,他們積極申請深入小區內部,第一時間完成采樣點選取及現場布置工作,為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夯實基礎,統籌現場抓好細節,以警戒線分割,確保人員單向流動,全過程無聚集、無接觸。雖然他們累出了汗、臟了手、淋了雨、受了凍、長出了胡渣,但是看到小區居民信任的目光、每天發生的暖心小故事,再累也值得。“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自己的職責,更看做是自己的使命。

為民服務不斷檔,群眾有難我來幫

封控小區內自治辦的成員忙的熱火朝天,外場兩位自治辦的接線員李士儀和石芬也一刻不停。境外回滬人員、中高風險地區返滬人員每日排摸名單,她們都切實排摸清楚,分類整理,確保信息準確、及時報送。對于居委來電咨詢重點人員的管控手勢,她們也耐心細致地解答,與居委會對接、指導此類人員的落實。在這邊的工作千頭萬緒時,留守在辦公室堅守的她們,依舊完成其他各項工作,維持科室的正常運轉。面對下班后依舊來咨詢防疫政策的居委干部們,她們是這樣說的,“沒關系的,您有什么不清楚的直接問吧,我們24時小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溫暖的一句話,給了居委干部共同堅守、群防群控,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不論是沖鋒在前的英雄人物,還是在平凡崗位的普通人,只有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才會成就不平凡的事跡。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