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北京120近300名急救人員保障冬奧 各競賽場館配備5G救護車

本文轉自:北青網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于2月4日開幕,2月20日閉幕。奧運健兒奮勇拼搏、為國爭光,在奧運史上抒寫下一頁頁輝煌的篇章。各冬奧保障團隊也全力以赴為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

北京急救中心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定點醫療機構,負責國家速滑館、雪車雪橇中心、首都體育館、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冬奧村、延慶冬奧村、奧林匹克大家庭酒店、開閉幕式、頒獎廣場、VIP酒店、火炬接力等醫療急救保障工作,近300名醫療急救人員參與保障,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任務出動救護車百余輛。

據介紹,從宣布北京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以來,北京急救中心就開始了相關準備工作,在確保日常急救工作和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從專業技術、物資籌備、隊伍建設等方面奠定基礎。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嚴格梳理工作要求,選派政治思想過硬、專業技術高超的急救人員組成保障團隊,陸續為火炬傳遞、測試賽、開閉幕式、競賽項目等活動提供醫療保障。

其中國家體育場保障組團隊由120直屬急救中心站及兄弟單位的醫生、護士、駕駛員組成,開幕式當天,19輛負壓救護車在“鳥巢”內外值守,為各國運動員及官員、觀眾、演職工作人員等提供了優質、專業的服務。

國家速滑館保障團隊由8個急救車組、24名急救人員與朝陽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的志愿者共同組成,每日承擔醫療救治和急救轉運,完成2021年4月及10月的兩次“相約北京”測試賽。各保障團隊在冬奧期間團結協作,為奮勇拼搏的各國運動員提供高效、專業的醫療保障。曾經圓滿完成過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保障工作的北京120,再一次向世界展示出高水平的醫療急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配備適應冬奧比賽項目特點及低溫環境工作要求的儀器設備和藥品物資,北京急救中心為應對雪情和冬奧會會期內的突發情況,為各競賽場館配備了5G救護車。

與普通救護車不同的是,車上的監護儀可以通過5G網絡,實時地將病人血壓、心率、血氧等數據直接同步到指揮中心與對接醫院,方便對接醫院根據病人情況提前做好準備,為搶救病人爭取更多時間。同時,車上還配有全景攝像頭、高清可視化屏幕等設備,能夠實現遠程會診。

此次保障任務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執行閉環管理,保障隊員提前進駐、全程值守。醫生薛松在中心工作了十年,這十年的“除夕”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雖然無法陪伴家人,但薛松表示去年春節堅守疫情防線,今年除夕值守奧運,自己很驕傲;和薛松不同,醫生張同宇是第一次離家過年,腸胃不好的她,時刻被同事們的關懷照顧感動著,胃疼時遞來的一杯熱水,出任務來不及吃飯時保溫的飯菜,還有那一聲聲防寒保暖、路滑慢行的叮囑,都讓她切身體會到“急救大家庭”的溫暖;救護車駕駛員方浩在忙碌的工作中,只能抽空給過生日的母親打個電話送去祝福,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更是急救人員辛勤堅守的動力源泉;駕駛員組長張龍龍在工作中突發闌尾炎,當了十余年救護車駕駛員的他,經歷過很多大型任務,深知自己崗位的重要性,一直吃藥堅持,最終被同事發現,才被替換下來接受手術治療。

120急救人員在冬奧保障一線時刻發揚“厚德、精醫、搏時、競進”的精神,精湛的醫術、專業的護理和嚴謹周到的服務獲得了受保障人員的高度贊揚。

在完成奧運保障任務的同時,中心做好日常急救和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提升應急能力,充分發揮急救信息系統作用,統一調度指揮,科學分配力量。全體急救人員停止休假、調整班次,協調兄弟單位抽調專業人員增加急救力量,行政科室中具有醫療資質的人員支援一線,各部門全面調動、統籌部署,最大限度地保障首都城市運行安全,滿足群眾急救需求。全市日常急救服務呼叫滿足率持續穩定在97%以上,服務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

北京冬奧會將于今天落下帷幕,冬殘奧會即將拉開序幕,北京120保障團隊表示,將繼續堅守、不懈奮進,全力做好冬殘奧會火炬接力、開閉幕式、各競賽場館及運動員駐地等醫療保障任務,助力此次冰雪盛事圓滿成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白龍

關鍵詞: 救護車 場館 北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