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歌舞表演(央廣網發 羅成 攝)
央廣網博湖2月20日消息(記者 羅成 通訊員 馬平峽)2月19日,航拍新疆2022年啟動儀式暨博湖縣首屆沙漠文化旅游節在博斯騰湖鄉艾勒遜烏拉沙漠盛大開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刺繡作品、蒙古族傳統服飾以及傳統手工藝品成為活動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刺繡作品(央廣網發 羅成 攝)
活動旅游紀念品展示區擺滿了各具特色的扣邊、腰帶、鞋帽、首飾、荷包、靴子等刺繡作品,獲得各地游客的熱烈追捧,掀起了一場蒙古族刺繡作品和手工藝品的展演熱潮。
“刺繡品種多,繡工精致,挺獨特的,特意過來買一些帶回家做紀念。”庫爾勒游客王小楠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刺繡作品(央廣網發 羅成 攝)
蒙古族刺繡是以彩色絲線、棉線、駝絨線、牛筋、馬尾鬃等繡線為主,通過繡、貼、堆、剁等多種技法在綢、布、羊毛氈、皮靴等不同的的軟面和硬面材料上刺繡。其大面積貼畫方法、粗獷勻稱的針法、對比鮮明的色彩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視覺美感。2008年,蒙古族刺繡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博湖縣烏蘭再格鄉的米代是蒙古族刺繡國家級傳承人,她介紹說:“蒙古族刺繡是代代相傳的藝術,一般都是由母親親手傳給自己的女兒,圖案中的一針一線都是歲月的沉淀和精湛的技藝。”博湖縣有著濃厚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制作蒙古族刺繡的技藝流傳已久,這些刺繡作品都是由當地的繡娘們一針一線精心制作而成,將非遺學起來、用起來、穿起來才是對它最好的保護方式。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博湖縣著力推進全域旅游,將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運用“非遺+”的模式,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推進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指尖上的藝術”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2022-02-20
- 舉報方式公布!發現非正常返(來)湘陰人員,請舉報2022-02-20
- 平湖新盤翰華廣場,共861套住宅,層高50層!2022-02-20
- “萬里寰行”正式啟航 首批長測車隊出發2022-02-20
- 重新定義汽車 "首屆電動車主代表大會"車主名單揭曉2022-02-20
- 黨代表有話說? |巴明華:提升品質 爭先向前 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2022-02-20
- 無錫:5669名專職網格員堅守一線2022-02-20
- 暖!呼和浩特發布“最貼心公告”事關…2022-02-20
- 低溫預警繼續!全國9省區日均氣溫較同期偏低5℃以上2022-02-20
- 設計沒創意思維怎么辦?大鵬教育設計學院來幫你!2022-02-20
- 江西雙向中歐班列今年實現往返對發2022-02-20
- 江西公益訴訟插上“科技翅膀”2022-02-20
- 江西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四個“重大突破”2022-02-20
- 堅強母親照顧重殘兒子39年2022-02-20
- 今年第2期“民聲通道”辦理情況通報2022-02-20
- 搶抓農時春耕備耕2022-02-20
- 深圳新增8例確診病例!寶安相關區域解封2022-02-20
- 元代江西人編著中國候歷通行本2022-02-20
- 480億“北京土拍”5大信號:混得不好的都沒來!2022-02-20
- 逆勢上漲?最高達10.75%,深圳哪些片區住宅掛牌價上升?2022-02-20
- 網友爆料:地鐵18號線、6支南延入福城街道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2022-02-20
- 光陰里的故事,每分每秒都珍貴2022-02-20
- 深圳去年整備土地18.8平方公里,今年居住地供應不少3.65平方公里2022-02-20
- 嵐圖將于6月登陸挪威 中國品牌競逐歐洲電車市場2022-02-20
- “謝謝你們幫我找回丟失的哥哥”2022-02-20
- 歐寶正與東風集團接洽 欲借電動化重返中國市場?2022-02-20
- 法官判后寄語喚醒“沉睡”愛情2022-02-20
- 月薪8千離職賠償100萬 深度起底“寧王”競業協議2022-02-20
- 江西救火“兵哥哥”捐出1.2萬元獎勵金2022-02-20
- 28萬特斯拉車尾撞墻 維修費用需20萬元?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