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歷城區多措并舉推進“質量強區”建設

魯網7月6日訊(記者 曹毓)7月6日,歷城區召開“拉高標桿 勇挑大梁,奮力譜寫歷城現代化強區建設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歷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學柱表示,近年來,歷城區以“質量強區”創建工作為契機,統籌發展和安全,探索出了一條“職能大融合、服務大提質、創新大提速、能力大提升、監管大提效”的質量發展模式,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一體化推進


(資料圖片)

打造高質量發展協同樣本

歷城區以“爭創質量強區,鑄就幸福歷城”為口號,深入踐行“智匯歷城 質美至善 黃河安瀾 和諧共生”的城市發展理念,成立以區長為組長的濟南市歷城區質量強區及品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以“1+26+21”部門聯動的管理模式,持續推進“1+4+4+N+X”高質量發展模式,高位統籌,協同推進“產業、產品、工程、環境、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歷城將以“科創承載地、智造隆起帶、文化新地標、品質新高地、生態示范區”的質量強區新標桿,為促進城市精細化、品質化、智能化發展提供經驗。

堅持一站式服務

夯實高質量發展建設根基

歷城區堅持把質量創新發展融入“質量強區”創建實施方案,構建“質量強區”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優勢,整合技術資源聚力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導產業、園區、廣大企業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完善風險預警工作機制,暢通質量投訴渠道。依托齊魯安替制藥有限公司、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山東宏濟堂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醫藥、新能源、物流、數字化、機動車、農藥農殘等領域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便捷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

堅持內源式發展

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該區積極提供一站式、全鏈條、國際化的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積極協調融合創新資源,聚焦優勢產業和園區,緊盯全區簽約、落地重點項目,精準對接扶持,強化企業培育,持續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宣傳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截至目前,歷城行政區域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900余件,累計培育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12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364家;“瞪羚”企業679家;獨角獸企業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35家。

堅持“品牌+標準化”引領

加速高質量發展前進步伐

歷城區堅持品牌化發展,動員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范圍的企業積極自愿申報各級質量獎、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等質量品牌類獎項,對申報政策通過“品牌交流群”和“一對一”現場指導的方式進行宣傳解讀,幫助企業完善申報材料,找出問題和不足,對企業申報中遇到的流程、制度方面的難題,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為企業實施精準指導服務,為企業獲評獎項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歷城行政區域內共培育省長質量獎企業1家、個人獎2人;市長質量獎企業6家、個人獎2人,市長質量獎企業提名獎1家、個人提名獎2人;“好品山東”企業品牌11個;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53家。開展標準化示范試點創建行動,最大程度釋放“標準化+”對產業、行業發展的催化效應,建設省級以上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19個,成立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5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0個,推動重點產業鏈標準提升,完善產業鏈發展配套的標準體系,加快推進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等標準的研制與應用,近三年,制修訂國家標準461項、行業標準320項、地方標準600項、團體標準2102項。發揮計量標準保障作用,綜合運用實施計量精準服務、建立檢定校準“綠色通道”等方式,服務中小企業質量提升。

堅持高效能監管

確保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歷城區統籌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建立健全市場監管執法協同聯動機制,守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三品一特”安全監管關,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以產品質量抽檢為例,2022年,歷城區市場監管局對電動自行車、鋼筋、農膜、燃氣灶具、水泥、消防器材、校服等37種工業產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水果制品、食用油等30種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查。充分利用轄區77家檢驗檢測機構資源,做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環境、機動車、建工等領域的安全監管工作,并持續加強檢驗檢測機構事中事后監管,不斷規范檢驗檢測行為,保障檢驗檢測質量。通過強化部門(街道)聯動;嚴格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分層分級包保工作;激活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的安全生產工作潛力,構建出質量安全社會共治、共享新格局。

責任編輯: 曹毓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