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工程變身民心工程 全球聚焦


(資料圖)

政績工程變身民心工程

張廣大 朱云

“我們的郁金香種球個大飽滿,水培土培均可,成活率極高,大家可以點擊左下角鏈接放心購買!”在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花卉特色農業基地,190畝廠房中分布著大大小小50余家花商,每周定期的“電商助農·花卉直播”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可在2021年,這里還是一幢四面透風、不通水電的爛尾工程。

江蘇省淮安食品科技產業園位于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2015年5月,掛職擔任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的余某,不僅脫離實際違規決策,劃出500畝土地建設農業示范基地,還將4.3億元國有資金違規出借給劣跡商人高某掛靠的皮包公司建設超高標準道路工程。兩年后,余某掛職期滿離任,其力推的工程項目全部爛尾,出借的4000余萬元無法收回,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留下嚴重隱患,留下一個“爛攤子”。

面對余某案件遺留的“爛尾樓”,洪澤區紀委監委將監督推動涉案遺留工程整改納入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督促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成立由“一把手”任組長的整改工作專班,聘請專家對項目進行評估優化,通過將特色農業示范基地轉給招商企業承建、合理壓縮規模續建基礎設施等方式,分類分批推進整改、盤活資產,杜絕“一拆了之”、二次浪費。

為集中力量攻堅堵點、難點問題,區紀委監委建立整改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協調區住建、農業農村、投資促進等職能部門和三河鎮黨委政府共商共建,壓緊壓實工作責任,采取成立合作社增加就業崗位、組織農技專家“送技下鄉”、成立電商服務中心拓展銷路等措施打通產業鏈,推動“爛尾”政績工程成功變身溫暖“民心工程”。據統計,2022年產業園吸納本地群眾就業235人,年產值同比增長450余萬元。

“從前看這棟房子三年沒有動靜,以為肯定要爛尾,心里真覺得浪費。沒想到如今不僅建成這么高級的廠房,還能讓我們在家門口就業,幸福感滿滿!”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實地督查整改進度時,一位花農高興地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