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看伊犁馬如何“一馬當先”

新疆是馬業大區,馬匹存欄量約占我國的28%,居全國第一位。

如今,新疆伊犁馬產業已逐漸形成產業多元、聯結機制緊密、市場競爭力強、品牌溢價空間大、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效果好的特色優勢集群。2022年,新疆伊犁馬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馬存欄量穩定在60萬匹以上,年產值突破116億元,帶動5萬名以上農牧民增收。

良種繁育更高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以來,新疆野馬集團汗血馬基地迎來小馬駒出生旺季,迄今已有13匹小馬駒降生。新疆野馬集團馬醫院院長阿不力米提·沙吾提每日清晨都在馬產房巡看。

新疆野馬集團2010年從中亞國家引進阿哈捷金馬(汗血馬),通過“進口+自主繁育”的形式開展馬匹繁育工作。截至2022年末,基地已有阿哈捷金馬320余匹。2021年,該公司被納入新疆伊犁馬產業集群后,加大了育種場建設和馬匹繁育工作力度,建設了馬匹育種站、馬醫院、馬棚舍等硬件設施,添置了B超機、離心機、糞污處理系統等專用設備,同時加強了育種人才引進工作。

昭蘇縣伊犁種馬場核心馬隊配種站的技術員恩克博力德也同樣忙碌。

恩克博力德說,目前,良種繁育改良范圍在迅速擴大,種馬繁育工作更高效。改良后滿周歲的伊犁馬駒身高能趕上未改良的成年馬,訓練后1000米競速在1分10秒以內。

被譽為“天馬故鄉”的昭蘇縣,現存欄馬匹12.15萬匹,占新疆馬匹存欄量的11.57%。2022年,當地運行了34個繁育站,推進伊犁馬騎乘型、速度型、速步型、溫血型專門化新品系培育,建立核心育種群馬匹1400余匹。同時,以伊犁馬賽馬賽事為引擎,拉動良種繁育、科學養殖、調教訓練、性能測試一體化發展,促進農牧民良種馬養殖增收。經過培育的伊犁馬乘用型已銷往全國各地的馬術俱樂部,伊犁馬的運動性能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新疆具備發展現代馬產業的先天條件和絕對實力,做大做強馬產業是立足特有資源稟賦、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牧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3月1日,新疆馬業協會理事長、新疆農業大學馬產業研究院院長姚新奎說,現代馬產業高質量發展對馬的要求更加精細,需要專門化的品種、專門化的性能、專門化的質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全區已初步建立了現代馬產業發展架構和較為完善的馬良種繁育體系,形成了以自治區級、地方國營馬場為主導的馬繁育生產體系,年繁育改良馬匹15萬匹以上、調教訓練運動馬1萬匹以上、1.5萬匹馬銷售疆外。馬品質快速提升,市場價已從2000年每匹四五千元上漲到目前數萬元乃至十幾萬元,伊犁馬已成為國產運動馬第一品牌,約占國產運動馬市場的60%以上。

農旅融合更深入

這些天,新源縣那拉提鎮阿爾善村村民塔布斯·俄得熱斯計劃在杏花節之前,把家養的幾匹伊犁馬好好“保養”一下,旅游旺季時好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覽“空中草原”美景。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伊犁馬和美景正深度融合。該鎮成立了7家馬隊專業合作社,有1000余匹馬,年接待游客10多萬人次,增收近千萬元,已有1000余人靠馬吃上了旅游飯。當地還積極開發冬季雪上賽馬、馬拉爬犁等旅游觀光活動,讓馬匹收入從“一季”向“四季”轉變。

伊犁馬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覆蓋縣市還通過建立“馬+文旅”“馬+民俗表演”等融合發展模式,拉動餐飲、賓館、小商品生產等發展,拓展農牧民增收就業路徑。

“馬產業農旅融合,讓更多農牧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姚新奎說,新疆各地以賽馬、騎馬旅游為主題的節慶活動日益頻繁,與馬產業緊密相關的體育運動、休閑騎乘、文化旅游、專業化馬產品開發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新疆古生態園是馬匹養殖、調馴、馬術培訓、馬術表演等主題集中展示的綜合體,是旅游網紅“打卡地”,年接待游客最高達30萬人次。“我們正積極籌劃打造國家級馬文化主題公園,通過后續舉辦國際性馬術比賽,不斷擦亮馬文化旅游金字招牌,提高新疆馬產業知名度。”新疆野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峰說。

產業鏈條更全面

針對馬產業鏈比較分散,馬肉馬乳等產品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不高,龍頭企業培育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近幾年,自治區通過科技發力,將馬產業發展與畜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農牧民就業統籌部署,加快馬產業集群化發展、抓好“馬產業+”工程,讓現代化馬產業發展成為惠及群眾的富民產業。

走進位于伊寧市的伊犁西極馬食品公司生產車間,馬肉飄香。伊犁西極馬食品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伊犁馬養殖、加工、銷售的民營企業,該公司加工的馬肉制品受到全國各地顧客的喜愛。

該公司獲得伊犁馬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資金80萬元,實施馬肉加工生產基地擴建、提升加工能力、冷庫擴建、真空包裝機等設施設備項目。目前,該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標準化廠房1750平方米,進行馬肉、馬腸子加工,擁有檢測設備20余臺。

為適應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口味并打破只在冬季吃馬肉制品的習慣,西極馬食品公司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研發了馬肉丁、發酵馬腸等產品,還成立了電商銷售團隊,日均銷售額達到6萬元。在伊寧市,現有伊犁馬馬肉加工規模企業6家,中小型加工企業近30家,年加工馬肉達1800噸。

目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馬產品開發也在迅速發展。孕馬尿結合雌激素生產占全球份額20%以上,馬脂開發取得積極進展。昭蘇縣新疆牧馬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哈斯葉爾登則瞄準了冷工藝制造手工馬油香皂產品。該公司從最初每天生產60塊香皂提升到如今的300塊,2021年營業額20多萬元。2022年,他們入駐位于烏魯木齊市的新疆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園,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制定馬油化妝品相關行業標準,積極布局國內市場。

2022年,阿勒泰市阿爾泰馬業發展有限公司金血馬場列入伊犁馬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獲得項目建設資金98萬元,用于提升硬件設施。同時,該公司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馬術培訓,做好教練員培養和教學馬匹訓練,進一步解決馬產業高素質技能人才不足的問題。

“目前,新疆伊犁馬產業初步形成規模,但仍需不斷在強鏈、延鏈、補鏈上下功夫,推進馬產業高質量發展。”姚新奎說。(巴莎·鐵格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