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最新:“檢察藍”公益履職 督促“防沉迷系統”規范落實

□法治報通訊員 楊瑩瑩

開學在即,如何讓回校的“神獸們”少玩游戲投入學習,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事情。網絡游戲的“防沉迷系統”本是為保護未成年身心健康,但不少游戲卻存在“缺位”的情況。面對游戲公司的“不作為”,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的檢察官行動了起來。

“我們認識到了存在的錯誤,感謝檢察官對我們提出的建議,我們一定認真落實,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近日,某網絡游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向閔行區檢察院未檢檢察官反饋整改情況時表示感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益訴訟促進協同履職

2022年暑假伊始,閔行區檢察院未檢部門檢察官作為未成年權益的守護者,抓住“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的契機,向區“掃黃打非”辦了解轄區內網絡公司業態分布、運營規模、常見問題等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篩選出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等四十余家涉未成年人重點網絡企業,進行摸排。

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檢察官發現轄區內某網絡游戲公司的實名身份認證落實不到位,未成年人可以通過虛擬的身份證號登錄游戲。

檢察官介紹,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游戲問題突出,對他們的正常生活學習和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為此,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75條第4款規定,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國家新聞出版署出臺《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某網絡游戲公司實名身份認證落實不到位的漏洞則使得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損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網絡文化市場的有序發展。

承辦檢察官隨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先后采取了截圖保留相關證據材料、詢問涉案企業等方式進行線索摸排,將案件線索移送相關職能部門。職能部門迅速立案、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并對涉案網絡公司依法處以行政處罰。

檢察建議助推企業合規

為維護未成年人的公共利益,更好督促企業合規經營,承辦檢察官向涉案企業制發檢察建議書并當場送達,邀請人民監督員到場,告知其經營的網頁游戲實名認證系統存在漏洞、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不符合規定,并提出限期整改措施,要求該公司強化用戶識別,落實分級管理,增強合規意識,落實網絡游戲賬號實名認證,優化游戲防沉迷系統,壓實平臺保護未成年人的主體責任。

同時,承辦檢察官對涉案企業進行了法治教育和網絡素養培訓,要求其規范提供網絡游戲產品,承擔起未成年人保護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豐富優質內容供給,踐行主流價值,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護苗”行動推動社會保護

為了凝聚更強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合力,閔行區檢察院召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座談會,與區“掃黃打非”辦合作發布《上海市閔行區互聯網企業落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倡議書》,推動轄區五家企業簽署,激發互聯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實現司法保護、政府保護、社會保護齊頭并進。

同時,閔行區檢察院積極開展“檢愛同行,法治進鄉村”系列活動,未檢部門檢察官聯手職能部門共同進駐鄉村地區的中小學,依托“護苗”工作站開展普法宣講,通過生動的案例幫助同學們掌握更多的安全上網法律小知識,培養法律思維,更好地學法、懂法、守法。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為未成年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不僅需要職能部門主動積極履職,還需要學校、家庭以及全社會的積極監督,從而更好地強化未成年人綜合保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 防沉迷系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