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焦點:山東探索黃淮海地區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新路子 打造沿黃“齊魯糧倉”


【資料圖】

山東省人民政府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孫婷婷攝

中新網濟南2月14日電 (孫婷婷)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紅旗14日在該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省2023年將以提升糧食單產為重點,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集成運用整套增產技術模式,創建“大面積提升單產”示范推廣田,支持“噸半糧”產能建設,挖掘鹽堿地潛力,探索黃淮海地區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的新路子,打造沿黃“齊魯糧倉”。

山東省人民政府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有關情況。張紅旗表示,山東將以實施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為抓手,進一步鞏固提升小麥、玉米、奶牛等領域的育種優勢,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同時,在種業創新、科技研發推廣、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機裝備提升上持續發力,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山東農業基礎雄厚,自然條件優勢突出,對發展多元農業十分有利。”張紅旗稱,在種植業方面,山東將加快蔬菜大棚迭代和果園升級改造,蔬菜總產量穩定在8800萬噸;畜牧業方面,開展機械化、智慧化改造,肉蛋奶總產量穩定在1500萬噸;漁業方面,持續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深挖大水面生態漁業潛力,發展深遠海養殖,力爭2023年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3-5處,水產品總產量穩定在850萬噸。

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表示,該省將聚焦鹽堿地綜合利用,圍繞鹽堿地生物育種、產能提升和生態化利用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業化,培育3個-5個耐鹽堿作物新品種(系),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造鹽堿地創新高地。

農村路網建設是強農富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玉宏介紹說,該省2023年計劃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危舊橋梁300座、路面狀況改善工程1.8萬公里、重要村道安保工程3000公里等任務目標。

據了解,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總產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糧菜果、肉蛋奶、水產品等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形成了壽光蔬菜、沿黃肉牛等一批千億級、五百億級產業集群。2022年,山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穩居中國首位;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394億元,占中國的1/5以上,連續24年領跑全國。(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