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看!破產審判的“山”在那里 她選擇做一個“登山者”


【資料圖】

破產審判的“山”在那里 她選擇做一個“登山者”

惠山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 季靜娜

“審理破產案件,十個法官十個都會說很難,但我喜歡有挑戰的事,也愿意做那個啃‘硬骨頭’的人。”季靜娜眼神堅定,步履未停。多年來,她始終堅守在破產審判工作第一線,以精雕細琢的匠心翻越了一座座破產審判的“大山”,幫助一家家困境企業煥發生機。

當一個企業沾上“破產”這個詞,大家往往覺得它應該走到“生命盡頭”了,但在破產法官眼里,它們也可能“起死回生”。在受理江蘇某物流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時,季靜娜發現破產清算狀態下該物流公司的普通債權人受償率極低,不利于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且該物流公司的建筑面積大,臨近物流園碼頭,地理位置優越,符合大型工業生產企業需求。如果能夠招募到合適的投資人對其進行有效開發,既可以使原有的資源被盤活,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又能提高債權清償率,一舉多得。

說干就干,季靜娜找來管理人、債權人及原投資人,多方溝通后,依法裁定該物流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接著法院確定了重整投資人,管理人在專業指導下結合投資方案制定了重整計劃草案,并適時召開債權人會議。經債權人會議分組表決,該物流公司重整計劃草案順利通過。此時,忙碌了五個月的季靜娜心中那塊巨石終于落地。這次在破產清算程序中艱難尋求出的重整機會,讓模擬清算狀態下0%的普通債權清償率升到了最終的7.59%,該物流公司得到“新生”。該案件因其典型性、創新性,最終入選全市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若僅是坐堂辦案,季靜娜覺得還不夠,好的營商環境還需方方面面的機制保障。為此,她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參與推動了無錫市首個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機制的建立。“我們想要依托該機制,以更規范、更快速的方式引導轄區低效無效的市場主體退出市場,促進企業優勝劣汰,為優化轄區營商環境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今年下半年,惠山法院依托該機制共受理50余件公益清算案件,均已完成強制清算程序,順利實現經營異常企業的市場出清。

多年來,敢為人先、勇挑重擔的季靜娜憑借進取心、責任心、為民心收獲了諸多成績與榮譽,但她深知要成為征服破產審判“大山”的“登山者”路還很長,未來還需倍加努力,但行前路,無問西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