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時:兩岸同祭土地公 傳遞共同信仰


【資料圖】

兩岸同祭土地公 傳遞共同信仰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開幕,系列精彩活動上演

兩岸信眾共同祭拜福德正神。

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日前,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在廈門仙岳山開幕,祈福頌典活動在開幕式上舉行,兩岸信眾共同祭拜了福德正神。活動還在臺北、臺南舉辦分會場,為無法到場的臺灣信眾提供交流平臺。

在隆重的祈福頌典儀式上,湖里區福德文化聯誼會會長林福壽、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劉仲宇等三位主祭人帶領兩岸信眾一起向土地公獻禮,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臺灣臺南安平威鎮堂、桃園中原福德宮也舉行了祈福頌典儀式。兩岸信眾通過“云端”共同表達了對土地的敬畏。

吳家瑩表示,祭祀文化所呈現出來的土地公信仰習俗,充分說明海峽兩岸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密不可分的文化脈絡,無論是信仰活動、建筑形式、精神寄托等方面,都充分反映了中華一家、同出一宗的血脈親緣。

臺青羅鼎鈞首次參與福德文化節,系列活動讓他感悟頗深。“福德正神在臺灣有很多信眾,我的祖先就是從閩南遷徙到臺灣的,我的家族供奉著從閩南帶到臺灣的土地公神像,這個神像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了,見證了我的家族從大陸到臺北的發展歷程。”羅鼎鈞感嘆,福德正神不僅見證羅氏家族在臺灣開枝散葉,也體現了兩岸同根同源。此次參與福德文化節讓他對于這一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備受感動。羅鼎鈞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也是在廈門打拼的新廈門人,他期盼著能夠承擔起傳承兩岸共同文化信仰的責任,將兩岸共同的財富分享給更多臺灣朋友。

據介紹,今年的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包括海峽兩岸福德文化論壇、“做客臺青基地”交流參訪、“青春在鷺上·兩岸青年文化party”、兩岸宗親座談會暨湖里區五緣文化交流促進會成立大會、臺青特色產品進社區等配套活動,從主題思想、形式載體、參加對象等多個維度激發兩岸同胞民族共情、文化共鳴、心靈共振。

閱讀延伸

福德文化節是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平臺,也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是閩臺、港澳地區乃至東南亞國家廟宇較多、信仰最廣、影響最大的民俗神。福德文化節于2008年首次舉辦,而后在廈門湖里、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輪流舉辦,今年已是第十四屆。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