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秋時
近年來,清鎮市把生態保護和地質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推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治愈礦山山體“舊傷疤”,擘畫“礦在園中,人在綠中”的綠色礦山發展新圖景。
通過三年的整治,清鎮市共完成62個有證礦山不再開發利用區域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97個因非法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了全面治理,治理面積達2.3萬畝,礦山恢復治理嚴重滯后的問題得到及時整改,礦區生態環境全面改善。
【資料圖】
科學治理礦山復綠
走進位于清鎮市濱湖街道辦事處黃柿村與站街鎮榮和村交界處的長沖河鋁土礦段,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坡上滿眼綠色,草地上栽滿了旱柳、白皮松、海岸松等造林樹種;邊坡上,附著網格生長的油麻藤四季常青。
這里曾是清鎮市最早開采的鋁土礦區之一。礦區于1971年建成投產,總面積6.856平方公里。
近年來,該礦區露天開采進入尾聲,遂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放在首位,先后對兩個區域實施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修復總面積3028.02畝,植樹約24.6萬株,撒草約48.56噸,鋪爬藤網32萬平方米,累計投入2500萬元進行恢復治理。
記者在現場看到,長沖河礦區恢復治理中,除了植樹撒草苗外,還針對邊坡積水處,修砌了數十公里長的排水溝、沉砂池等設施。礦區工人定期對沉砂池的砂石進行清理,確保排水順暢。
當大雨從山坡往下流淌時,帶入的砂石雜質在經過一個個沉砂池時被留住,進一步提高地表徑流的水質。
62歲的黃繼方是礦區附近的居民,她說,這幾年,隨著長沖河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推進,居住環境已有明顯改善。過去光禿禿的礦山重見綠色,來回拉礦的泥土揚塵污染也大大減少。
長沖河鋁土礦段的生態環境變化,折射了清鎮市鋁土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顯著成果。如今,在清鎮市,越來越多的礦山積極落實“邊開采、邊治理”的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任務,不再開發利用區域或達到修復條件的礦山正在重新回歸綠色。
礦山上的“林長制”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不只是為礦山簡單披上一件“綠衣裳”,更是在于制度監管,為礦山生態長期穩定提供保障。
在清鎮市衛城鎮壇罐窯鋁礦鄢家坡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區域,一塊礦區“林長制”的公示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趙坤作為該礦區省級林長,每個季度都會到鄢家坡進行現場走訪和檢查,監督礦區復綠維護情況。
“哪里有樹苗活不了,要立即采取補植措施,針對草種存活困難的情況,可以嘗試挖溝種植等方法,確保治理區域青山常綠。”趙坤邊看邊說。
衛城鎮壇罐窯鋁礦總面積1.847平方公里,從2016年投產以來,一直堅持生產和治理兩手抓,嚴格遵守“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通過平整土地、覆土、修建臺階、植草、植樹等多種手段,累計完成修復礦山416畝。
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礦業公司黨支部書記彭強說,企業探索建立礦區環境恢復治理管理“林長制”,把責任落實到貴州分公司、礦業公司、礦區、班組的每一級,通過季度、月、周、日的檢查,對每一個修復區進行臺賬管理,確保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效果長久穩定。
通過層層壓實責任,明確治理資金、實施主體、治理責任、治理任務等,清鎮市采礦權人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意識進一步增強,并積極探索創新機制體制,治理成效得到鞏固。
三維模式長效監管
“看!這是我們9月拍攝建立的礦山實景三維模型,通過建模,可以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區域進行及時高效、直觀清晰的長效監管。”12月1日,清鎮市自然資源局自然資源開發與就地轉化中心辦公室里,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清鎮市各礦區三維模式監管治理實景情況。
通過一個3D建模實景,清鎮市麥格鄉大青樹鋁土礦青崗林采場積水坑的大小、邊坡坡度數據等各種地理和高程數據信息一目了然,清晰可見。
清鎮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珺告訴記者:“實景三維數字建模,是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計算機數據處理形成的實時、可編輯的數字模型。我們可以更直觀、形象地判讀和掌握區域的平面坐標、高程、面積及地物地貌特征,實現礦山地質體和地質環境中相關對象如水塘、邊坡等對象的3D表達和再現。”
清鎮市礦產資源豐富,開采礦種多,僅鋁土礦儲量就達4.47億噸。近年來,隨著氧化鋁等鋁工業的發展,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加強保護礦區生態環境,打擊非法開采行為,通過定期更新3D實景模型,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進行全方位、多時段、多維度、精準持續的監督管理,加快推動礦山管理科學化、精準化。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天天聚看點】清鎮市治愈山體“舊傷疤”讓礦山披綠裝2022-12-18
- 第二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在三亞舉行2022-12-18
- 每日速遞:黃驊市旱堿麥全產業鏈保險落地 解種植戶后顧之憂2022-12-18
- 當前看點!“四朵云” 打造數字鄉村2022-12-18
- 天天信息:整治酒駕醉駕 糾治“四風”頑疾2022-12-18
- 世界速訊:大通:“三堂課”助推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2022-12-18
- 當前動態:莊浪:多措并舉保就業促增收2022-12-18
- 天天通訊!南昌市累計生成不動產電子證照20余萬張2022-12-17
- 全球焦點!九江市已受理“商轉公”業務近400筆2022-12-17
- 第四屆江西農博會開幕2022-12-17
- 東莞莞城:打造內外兼修的“美麗圩鎮”2022-12-17
- 同仁交通“大格局” 激活經濟新活力2022-12-17
- 環球熱點!高新區打好項目收官戰2022-12-17
- 環球今熱點:青山湖區優化營商環境2022-12-17
- 世界今日訊!老舊小區改造讓城市舊貌換新顏2022-12-17
- 召開聽證會解決牧民煩心事2022-12-17
- 全球今熱點:廣東發布第二批粵港、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2022-12-17
- 環球熱消息:巴中通江縣諾江鎮:“以工代賑”鋪筑百姓致富路2022-12-17
- 世界熱點!峰會觀察:彭州發展快,天府中藥香2022-12-17
- 環球即時:關嶺:全面完成變型拖拉機清零 筑牢農機安全生產防線2022-12-17
- 世界觀察:首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 緣何落子蕪湖?2022-12-17
- 中國面食界“山西論劍”:探討非遺面食之未來2022-12-17
- 每日看點!邵陽交警開展農用車輛交通違法專項整治行動2022-12-17
- 世界微頭條丨濰醫附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健康教育品牌2022-12-17
- 熱文:人報甘頭條 | 武威市著力辦好2022年10件為民實事2022-12-17
- 真嵌入!容聲冰箱“WILL無邊界系列”產品全球首發2022-12-17
- 《重慶市中醫藥新冠防治居家健康指引》發布,連花清咳片等納入推薦用藥2022-12-17
- 世界要聞:【甘快看】甘肅定西:檢察履職助力“亂河灘”變身“生態畫廊”2022-12-17
- 【甘快看】黃河內蒙古段封河加速 劉家峽水庫積極配合防凌2022-12-17
- 觀察:【甘快看】甘肅省屬企業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前11月經營效益超去年全年水平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