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聞:【甘快看】甘肅定西:檢察履職助力“亂河灘”變身“生態畫廊”

圖為洮河國家濕地公園環境整治前。(資料圖)


(資料圖片)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16日電(崔琳)“目前,甘肅定西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已監測到水生植物11種、草本植物60種、木本植物61種,鳥類18種。這離不開檢察機關參與跟進監督。”甘肅省臨洮縣南屏鎮黨委書記陳新華對前來回訪的該縣檢察院檢察官說。

洮河是黃河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經臨洮縣9個鄉鎮、115公里。2018年底,臨洮縣檢察院接到定西市檢察院移交的洮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的線索后,經調查發現,規劃區內存在違法占用土地、亂占林地及灘涂地、非法開墾耕地等問題,沿河村還有傾倒垃圾亂象。

針對上述情況,2019年3月,臨洮縣檢察院啟動公益訴訟程序,立案審查6件,對發現的問題分別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涉及的問題認真整改。收到檢察建議后,該縣林業和草原局、水務局、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會同相關鄉鎮開展多次檢查,拆除了6家砂廠,并在18個村建設了污水收集池和垃圾處理點,相關問題得到整改。

圖為洮河國家濕地公園整治后變身生態畫廊。(資料圖)

據參與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李新平講述,過去,這里曾是一片“爛河灘”,砂料到處堆積,一刮風,砂石就跟著風跑,環境十分惡劣……通過檢察官監督,洮河兩岸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每到夏季,郁郁蔥蔥植被映在清澈的水中,微風拂過,泛起點點漣漪,如同生態畫廊般愜意,成為了當地民眾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臨洮縣檢察院檢察長紀祥介紹說,在洮河清理整治期間,該院建立了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聘任23名公益訴訟觀察員,拓寬發現和收集案件線索渠道,并與行政機關形成保護洮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工作合力和長效機制。同時,通過開展“回頭看”,對整治不到位、出現反彈等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跟蹤監督檢察建議整改落實情況。

“經過檢察督促,發現的39個‘四亂’整治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臨洮縣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張珅介紹說。

洮河生態恢復治理系定西市檢察機關以“三水五河”(地下水許可、地表水清流、人飲水安全,渭河、洮河、漳河、關川河、牛谷河)水資源保護和綜合治理為重點,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針對檢察建議內容,我們會同有關機關開展了聯合執法行動,使濕地公園的形象面貌和整體功能得到了極大改觀。”臨洮縣水務局工作人員田花說。

2017年以來,定西市檢察機關牽頭建立陜甘兩省6個市級檢察院、28個縣區檢察院參與的渭河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并聯合水務部門、公安部門常態化開展巡河工作,發現案件線索270條,立案監督268件,推動清理被非法占用的河道約200公里、治理非法采砂約2.4萬立方米,督促企業及時繳納復墾保證金265萬元。(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