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報!共促合作 共建時代 共享未來


(資料圖)

在聯合國、在亞太經合組織、在二十國集團、在上合組織……在各種各樣的國際組織會議上,有一個詞是中國領導人頻繁提及的,那就是“合作”。當今世界是開放的,合作是時代的主題,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

合作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發展中國家人民渴望擺脫貧困,發達國家人民希望更加幸福,雙方的愿望根本上并不矛盾,各國人民都有向往美好未來的夢想,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地球也足夠大,容得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我們也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問題:人口與資源、資源分配之間的矛盾。當有限的資源被少部分群體占有大部分,激烈的矛盾沖突不可避免,歷史會陷入惡性循環甚至倒退。中國深知其害,一直大力推動科技國際合作,鼓勵中外合作交流,倡導全球合力探索先進技術手段,發現更多可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方法,用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合作方式追求美好生活共同夢想,實現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合作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信息革命讓世界人民的聯系更加緊密,一根網線就能擺脫空間約束,窺探大洋彼岸的動態,一定程度上我們已經身處“地球村”。信息是信息時代的核心要素,其來源于每一個參與的個體,只有在開放合作的環境下,信息才能流動、交互、更新、產生價值,封閉乃至對抗只會把世界帶到死胡同。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信息時代的福利成果尚未實現全球公平共享。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后發國家,不僅自身努力追趕時代,更引領搭建互聯網信息合作平臺,呼吁國際社會進一步加深合作程度,推進網絡空間共建、共享、共治,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時刻貢獻自己的力量。

合作是人類發展的唯一出路。人類文明一直在加速發展,發展的道路選擇決定了未來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歷史的無數次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熱衷熱戰只會生靈涂炭,冷戰也無法避免對總體發展的阻礙。國家對抗、民族對立只會讓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沒有發展產出的消耗當中,耗盡即是滅亡。所以,盡管面臨科技戰、貿易戰、金融戰等多方面來自西方國家的打壓遏制,我國仍然在全球各項活動中呼吁各國和平相處、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大國風范,展示大國擔當。只有先發國家開闊胸懷,后發國家全力以赴,各國以長遠的目光合作互助,讓投入與產出形成良性循環、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才能跳出歷史循環之圈,實現人類大團結、文明大進步。

“孤雁難飛,孤掌難鳴”。回首過往,新中國的歷史性成就離不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也離不開融入世界圈,開展大合作。如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變,世界各國更應放下彼此的成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合作互助,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建設信息時代,共同實現人民愿景,共同享受美好未來,共同延續人類文明。(吳佳偉)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