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嬌:架起警民“連心橋”

□本報記者 閆振宙 通訊員 張琴 萬及敏


(資料圖)

整理好警服,帶上社區民警工作日志本,敲開轄區群眾的家門……每天清晨,甘肅省山丹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王鳳嬌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而這一干就是7年。作為一名基層民警,王鳳嬌認真做好每一件家長里短的“小事”,用平凡的堅守,搭起警民“連心橋”。

一直以來,山丹縣公安局從事社區警務工作的女警很少。很多人說“走家串戶靠跑腿,家長里短靠磨嘴,女民警肯定不行。”可王鳳嬌卻不這么認為。

7年前,轉崗成為社區民警的王鳳嬌,起早摸黑、挨家挨戶去走訪,不但摸清了轄區所有居民小區的基本情況,就連誰家電路老化存在隱患、誰家陽臺上堆了易燃雜物、誰家老人獨居、誰家孩子在外地打工……她都一清二楚。為了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她扎根社區,走門串戶調解鄰里糾紛。

在社區工作,每天面對的大多是一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卻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王鳳嬌發動組織30名熱心群眾成立了社區治安巡防隊,在小區內開展治安巡邏、糾紛化解、法律宣傳等工作,為轄區平安注入“群眾力量”。面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她創新理念,制作了“社區民警小提示”宣傳單和警民聯系卡分發給居民,并通過治安情況通報會、社區法律“小課堂”等形式,定期向轄區居民宣講法律知識、揭露詐騙手段、介紹新型案例,提高了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識騙能力。

日常的點滴付出,讓王鳳嬌成為居民最貼心的人。大到治安、刑事類警情,小到鄰里糾紛,社區居民都愿意找她解決。

2018年4月,“一標三實”工作啟動,王鳳嬌緊緊圍繞基本要素,采取“以車找人”“以房找人”等方式,有效確保了基礎信息完整準確;白天沒人晚上采集,貼便簽條、發放警民聯系卡、手工繪制地圖、聯系物業集中采集……她想方設法,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將轄區7個小區69棟住宅樓“翻”了一遍,共采集錄入常住人口1.4萬余人、總戶數6600余戶,準確率、合格率均在98%以上。

“別急,大家的事都很重要,一個一個說,我一件一件解決……”她一到警務室,就被轄區居民圍了起來,咨詢問題、解決矛盾。王鳳嬌一邊招呼大家,一邊在工作日志上記錄著每位群眾要辦的事。

長期工作實踐中,王鳳嬌總結出了“五法”社區工作法。通過這些方法,她的社區警務工作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工作法在全局推廣應用。

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對群眾,真情服務,真心守護。王鳳嬌的堅守贏得了轄區群眾的肯定,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獲得個人嘉獎1次;2019年,“王鳳嬌社區警務室”成為張掖市公安機關第一個以女民警姓名命名的社區警務室;今年9月,王鳳嬌當選2022甘肅“最美基層民警”。

榮譽既是鼓勵又是鞭策。王鳳嬌說:“用心解決好老百姓‘雞毛蒜皮’的事,守護好小鎮的平安穩定,就是作為社區民警最大的心愿和目標。”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