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中國電信山東公司:數字鄉村迭代替 讓惠民服務到心里 基層治理零距離

人民網濟南10月 10日電 (逄鑫珊) 數字鄉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濟南市歷城區以鄉村數字化建設為“金鑰匙”,與中國電信合作打造了山東省首個區級數字鄉村平臺,積極推廣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實現一屏觀全區、一屏管全區。平臺聚焦并不斷優化惠民服務、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多領域建設,切實為鄉村振興注入“數智”動力。

群山環繞,綠樹成蔭……還沒到濟南市歷城區彩石街道東泉村,全國文明村、數字鄉村示范村,齊魯美麗鄉村示范村的標志已先映入眼簾,在這處擁有227戶638人的山村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優秀“基因”?

“我們東泉村是山美、水也美,但一到汛期或遭遇強降雨就容易形成山洪和急流險灘,給老百姓帶來財產甚至生命的影響。通過‘防溺水’模塊建設,村兩委成員就能通過大屏或手機實時觀測水位做好防汛預警;另一方面一旦有人靠近急流險灘觸碰電子圍欄,馬上現場廣播提醒并將告警短信發送給村黨委書記和安全管理員。”東泉村村委會主任高甜甜介紹道。


(資料圖)

歷城區數字鄉村5G建設平臺 人民網逄鑫珊攝

2021年,中國電信聯合歷城區委,打造了山東省首個區級數字鄉村平臺——歷城區數字鄉村5G建設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根據基層村委的實際需求,平臺功能經歷了3個版本的迭代更新,由最初的鄉村惠民版(含智慧黨建、平安鄉村等子模塊),升級到鄉村治理版(含環境治理、惠民服務等子模塊),到現在的鄉村產業版(含產權平臺、特色產業等子模塊)。功能模塊也有最初的7個基本模塊擴展到現在的15個自選模塊。”中國電信濟南歷城區分公司農業專業總監馬志強表示。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要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針對人居環境的治理難題,在東泉村兩委的領導下,村民借助平臺隨手拍、垃圾分類和滿溢管理等功能,使全村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提升。

“隨手拍”商品兌換角 人民網逄鑫珊攝

比如,某村民如有發現垃圾或雜物有亂堆、亂排、亂放情況,可拿手機拍照上傳平臺,村網格員收到提醒處理后,該村民即可獲積分獎勵,憑積分可換取日用百貨。

東泉村垃圾分類驛站 人民網逄鑫珊攝

在垃圾分類驛站,系統將自動提醒村民對垃圾的分類投放情況,投放動作到位的村民,則計分多;沒有正確做到垃圾分類的村民將被予以提醒,在每月底人居環境治理檢查中予以獎懲。

平臺還為村內的垃圾桶設定70%容量閥值,超過閥值,平臺會自動發短信提醒負責網格員,網格員再通知垃圾轉運車來拉走。目前,該村已實現了精準化派單。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通過歷城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能夠實現土地、林地四荒地、農器具等承包和使用權的轉讓、流轉和租賃,讓老百姓、村集體、專業運營公司統一利益,形成產業、實現升值。“東泉村高端民宿、特色酒吧的土地流轉、閑置房屋流轉就通過我們這個平臺來實現。”高甜甜說。

東泉村惠民服務席 讓村民辦事更有效率 人民網逄鑫珊攝

據悉,半年來,歷城區通過平臺共流轉土地6000萬畝,累計交易額達2.4億元人民幣。

東泉村素來有種植紅薯和板栗的傳統,平臺通過構建全程智能化的高效檢測控制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當地農產品的科學生態輪作,保證了作物的高產、優質、生態、安全,板栗零售價格實現翻番。

“目前,歷城區啟動數字鄉村/社區試點總計38處,其中試點村35個,試點社區3個。計劃年底完成全部試點村莊/社區的平臺交付。下一步,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設施投入,到年底再投入智能攝像頭500部,應急廣播100套,解決村內安全防控和應急管理的基礎管理需求。同時,繼續擴大模塊應用類目,在現有15個可選模塊的基礎上,把模塊功能組擴展至20個以上,真正把村莊日常工作納入到平臺應用中來,使基層管理數據化,高效化,可評估量化。”馬志強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