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察:食客們請注意:今秋第一網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啦

蟹船揚帆,橫穿湖面,浪花激揚;返程收網,一只只大閘蟹在網中張牙舞爪……


(資料圖)

隨著第一簍蟹出水,今秋的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昨天,2022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暨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節在蘇州昆山舉行,食客們心心念念的陽澄湖大閘蟹終于來了。

包郵區阿婆主

蟹鄉吹響“開捕號”

上海人愛吃陽澄湖大閘蟹,卻有不少人不知道,位于昆山的巴城鎮食蟹、養蟹歷史悠久,也是陽澄湖大閘蟹優勢產區,更是中國漁業協會授予的、唯一的“中國陽澄湖大閘蟹之鄉”。區域內的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區域總面積3.5萬畝,全年產大閘蟹約2700噸;大閘蟹養殖戶約3700戶,相關從業人員近3萬人,年產值近40億元,創凈收益超6億元。

陽澄湖分為西湖、中湖和東湖,巴城坐擁整個陽澄湖東岸線。與西湖、中湖相比,東湖水域較淺,約2米,光照充分,加上水底淤泥少、土質硬,適宜大閘蟹生長。另外,這里水草豐富,大閘蟹最愛吃的餌料又多,因此巴城水域出產的陽澄湖大閘蟹以個大體重、蟹黃肥厚、肉質白嫩、滋味鮮美而享譽海內外,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

陽澄湖大閘蟹蟹黃肥厚

本次活動的舉辦寓意著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據介紹,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遭受了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的影響和考驗,但廣大養殖戶在沿湖各級政府、水產技術部門和協會的關心指導下,積極開展延時增氧、水草補種,餌料增加營養、圍網加強巡查等一系列舉措,保證了大閘蟹的生長。

蘇州市農業農村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湖區圍網養殖面積1.6萬畝,預計產量1500噸左右;高標準池塘改造養殖面積7.2萬畝,預計產量7900噸左右。活動現場,2022版陽澄湖大閘蟹防偽戒指在開幕式上正式亮相,今年的防偽蟹扣陽澄湖湖區為深紅色,高標準池塘為“綠色+藍色”。開捕后,陽澄湖大閘蟹將陸續上市,開始供應各地市場。

2022陽澄湖大閘蟹防偽蟹扣公布

舌尖上的“蟹經濟”

陽澄湖大閘蟹一直是巴城鎮的金字招牌。為保障蟹的品質,也為給居民一個生態舒適的宜居家園,巴城鎮精心規劃,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在綠色發展、協調發展上探尋新路徑,促進大閘蟹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蟹船揚帆出發 劉歆 攝

在昆山市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根據引排分開、達標排放的原則,園區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實現陽澄湖地區水產養殖總氮和總磷的達標排放,實現陽澄湖大閘蟹養殖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巴城鎮對原地產陽澄湖大閘蟹信用管理平臺進行了全新改版升級,把苗種放養、飼料投喂、水質調控、水草養護、銷售信用等全過程納入信用管理平臺,對養殖戶進行信用等級評估,信用等級和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志發放掛鉤,實現地產大閘蟹來源可追溯;建立鎮、村、農業企業(合作社)三級質量監管體系,落實抽檢、巡查制度,依托省、市、昆山三級農產品質量監管平臺,并對主體入網戶進行100%檢測監管……一系列的舉措,以供給側改革為著力點,不斷提高巴城大閘蟹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昆山市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

在培育“五好”大閘蟹的基礎上,巴城推動大閘蟹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帶動二三產業共同發展,衍生了東陽澄湖村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大閘蟹電商產業園,建立了五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集交易、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綜合市場,并通過打造“蟹文化”名片,提升產業等級,開展大閘蟹開捕節、蟹文化旅游節等活動,每年吸引300多萬人次來巴城品蟹觀光,已經形成了蟹種培育、成蟹養殖、暫養儲運、包裝銷售、電子商務、餐飲旅游全產業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關鍵詞: 陽澄湖大閘蟹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