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熱點:渝廈高鐵益陽至長沙段通車 益陽正式加入高鐵城市朋友圈


【資料圖】

初秋,陽光灑落,田間青綠,動車組似白色的箭簇在大地貼地飛翔,駛向遠方。長沙至益陽的大地上,第一次出現了高鐵奔馳的身影,與沿途的山水構建了一幅和諧的畫卷,這是渝廈高鐵益長段開通后的一個瞬間。

9月6日,經過3年多的建設,渝廈高鐵益陽至長沙段順利通車,標志著益陽市從此加入高鐵城市朋友圈,湖南市州高鐵版圖拼齊最后一片,湖南全省14個市州全部實現通高鐵。

渝廈高鐵常益長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規劃中渝廈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

為加快實現湖南“市市通高鐵”,滿足益陽地區人民群眾對便捷交通的熱切期盼,全體參建單位集中人力物力,推動益陽至長沙段高鐵提前滿足開通條件。先行開通的益長段,全線長約64.2公里,設益陽南、寧鄉西、長沙西3座客運站。全體建設人員克服了地形結構復雜、持續低溫、防疫控制等重重困難,做好環境保護、水保持工作。全線著力打造精品工程、綠色工程、智能工程、人文工程,精品示范線。

“渝廈高鐵益長段開通后,益陽至長沙的鐵路行程由之前的70分鐘減至最快31分鐘,進一步縮短益陽至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和時空距離。對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發展、優化湖南西北部交通運輸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進一步深化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為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睂细哞F有多年研究的廣鐵集團黨校金一兵教授這樣認為。

據了解,渝廈高鐵益長段有2個新建高鐵站,均按照一站一景的要求精心設計。

寧鄉西站位于寧鄉市菁華鋪鄉,站房建筑面積為9990㎡,站房設計結合四羊方尊與炭河文化,通過強調蘊意、色彩和形式元素的一體化脈絡,用建筑語言抽象展現寧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鐵的到來將極大地促進寧鄉特色水果、富硒茶葉、綠色蔬菜、生豬等優質農產品基地、礦產業加速發展。

益陽南站位于益陽市高新區,站房建筑面積為35962.1㎡,益陽南站為線側+高架式旅客站房。站房采用大小翅膀的建筑形式,充分體現“文脈交織、嶄新騰飛”的建筑創意。進站大廳的空間編織結構支撐和內部吊頂的造型設計,體現了益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文化”,為旅客帶來頗具地域特征的空間體驗。

“益陽南站自6月20日試運行以來,26名客運人員提前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模擬客運業務辦理,檢驗站場設備運轉情況,并加強與益陽市政府溝通協調,就車站周邊市政工程建設、交通駁接方案、周邊環境整治等工作對接,力求以最好的人員、設備、站場狀態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長沙車務段黨委辦主任石磊介紹。

9月6日6時55分,G6158次從長沙站向益陽南駛出,標志著渝廈高鐵益長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車上準備的餐食有湘北風味的香辣小龍蝦、臘味合蒸飯、豬肋骨拼香辣牛肉泡菜飯等,讓乘坐高鐵的旅客,入“湘”隨俗,品嘗到湖南特色美食。(劉雯 蔡震 劉凱 )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