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經十路交通大腦優化45處信號燈通行模式

本文轉自: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云鶴

經十路作為貫穿濟南東西的交通主干道之一,承擔著重要的交通功能,近期受地鐵四號線管遷和主體占道施工影響,經十路沿線部分路口路段通行資源減少,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延誤增加。為保障經十路交通大動脈早晚高峰期不發生結構性擁堵,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交通造成的影響,濟南交警在前期優化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的基礎上,立足最后一道防線,本著保工程、保安全、保出行的原則,從市民切身出行感受入手,通過交通大腦分析研判、實地調查等多種方法,結合施工路段及周邊路網流量變化情況,采取重要節點提效、沿線綠波提升、繞行路線綠波提效、高峰均衡車流的策略進行系統信號優化,合理分配交叉口時空資源,確保經十路沿線交通平穩運行。

為此,濟南交警制定“單點實時動態優化、高峰均衡防溢流控制、平峰綠波提升保穩、繞行路線同步提速”四大控制策略,采取施工節點精細化調整、臨近交叉口動態平衡優化、經十路沿線控制方案深度優化、繞行流線的整治優化等措施進行綜合提升,切實降低施工對經十路沿線通行效率的影響,全力保障經十路沿線施工期間運行穩定性。

一是施工節點精細化調整。針對單點交叉口存在的二次排隊增大、車輛滯留交叉口等問題,采取周期優化、綠信比調整、增設清空相位、時段優化、可變車道調整等措施進行綜合整治,共計調整28處交叉口配時,案例如下:

采取周期優化措施共計2處交叉口,主要對經十路-緯一路、經十路-民生大街兩處交叉口高峰周期由220秒調整為240秒,提升東西向來車通行效率。

采取綠信比調整措施的共計17處交叉口,如經十路與3520橋交叉口早高峰時段,西進口南側占用一條機動車道,為加快排隊車輛消散,東西向直行時間增加10秒。

增設清空相位措施的共計3處交叉口,如經十山師東路全天時段東西相位結束后增設10秒全紅時間,清空路口滯留車輛。

采取時段優化措施的公家5處交叉口,如經十路與鳳山路交叉口,根據流量變化趨勢,將早高峰6:50-9:00時段精細劃分為6:50-7:30、7:30-8:00、8:00-8:30、8:30-9:00四個時段,并進行精細化配時。

采取可變車道調整措施的共計1處交叉口,根據交叉口流量流向隨時段變化的規律,對經十路與緯十二路交叉口東進口導向可變車道進行調整,由智能感應式可變車道調整為定時段可變車道,晚高峰(17:00-19:00)可變車道為左轉車道,其余時段為直行車道,實現時間資源與空間資源的深度挖掘、高效利用。

優化措施點位圖

二是臨近交叉口群動態平衡優化。針對近距離交叉口通行效率不匹配存在溢流風險的問題,采取短距離交叉口一體化控制措施進行優化。

首先,對經十鳳山-經十鳳凰、經十山大-經十環山等經十路沿線7處交叉口群、14處信號控制交叉口進行調整。如經十山大-經十歷山交叉口群早高峰時段,將經十路-山大路東直行減少5秒,經十路-歷山路減少西直行5秒,緩解山師東路瓶頸節點交通壓力,防止溢流。

其次,對經十路-奧體西路、龍奧北路-奧體西路等與經十路相交的11處短距離交叉口群、22處信號控制交叉口進行調整。例如,為消除經十路奧體西路南進口溢流問題,在上游龍奧北路-奧體西路、龍奧南路-奧體西路適當控制南向北綠燈時間,防止大股車流快速向經十路聚集。

短距離交叉口群點位圖

三是經十路沿線控制方案深度優化。針對經十路沿線行車速度、排隊長度變化引起的現狀控制方案運行效果不佳的問題,依托交通大腦平臺對經十路沿線平峰時段行車軌跡進行分析,精準判斷干線協調控制帶寬、停車延誤等指標變化情況,結合現場調研排隊長度、停車次數實測數據,合理調整問題路口相位差等參數,對經十路沿線綠波控制方案進行深度優化。

本次共計對經十歷山、經十奧體西等20處交叉口進行調整。如經十舜耕-經十山大7處交叉口東西向排隊長度增加,導致出現“卡頓”問題,對全天時段相位差進行優化,降低行車延誤;對濰坊路至齊魯大道8處交叉口全天時段停車點位進行調整,因考慮地鐵施工影響,行駛速度降低,導致出現連續停車問題,將西向東停車點由濰坊路調整為張莊路。

經十路沿線綠波控制方案優化路段示意圖

四是繞行路線同步優化。針對交通流量轉移導致的周邊路網交通壓力增大的問題,采取綠波控制方案提升措施對旅游路、解放東路、經七路、鳳凰路等14條繞行主干道進行優化,切實保障綠波道路穩定性及可靠性,加快車流疏散,實現周邊路網對經十路沿線分流疏導作用。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