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定制”破局停車難 西咸新區今年將新增6000余停車位

本文轉自:華商網

“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繞公園三圈,無位可停”……隨著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停車難”成為不少車主頭疼的老大難問題。

“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這是日前結束的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的今后五年奮斗目標之一。“大力增強綜合承載功能,全面提高城市能級品質”作為重點任務被提上重要議程,其中包括探索城市全場景智慧應用,讓市民群眾暢享智慧新生活等。

華商報記者在西咸新區采訪了解到,隨著頂層設計中的“用戶思維”導入、“智慧停車”系統應用等舉措落地,停車難這一問題迎來破局。

“用戶思維”破局停車難

“一家人開車來公園游玩、野餐,再也不用為停車的事頭疼了!”提起去年新建成開放的環形公園停車場,家住灃西新城的趙女士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去年,西咸新區陸續建成并開放了灃西新城環形公園、涇河新城瀛洲公園、空港新城中心公園等,為市民休閑、運動提供了新選擇,而停車場的規劃則讓大家游玩時無后顧之憂。根據規劃,西咸新區今年還將在公園附近建設地下停車庫4個,建設立體停車樓3座以解決景區及學校停車需求。

“在落實解決民生實事項目中,西咸新區正由供給視角向用戶思維轉變。”西咸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更多地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定方案、辦事情,讓群眾全面感受到停車更方便、道路更通暢、管理更有序、生活更幸福。

今年新增停車位6093個

此前,西咸新區印發《西咸新區公共停車場建設方案》,全面改善新區停車環境。截至2021年底,新區已建成公共停車場21處、新增停車位6360個。根據規劃,今年計劃建成16個停車場,新增6093個車位,將通過挖掘需求、探索路徑等多種手段,形成一個個定制方案,推動區域停車泊位的增量提升和存量盤活。由單純的建設停車場轉變為按需突破、形式集成創新。

為解決部分小區居民停車問題,西咸新區今年將建設地面停車場5個。同時將停車空間與園林綠化空間有機結合,建成4座上有大樹遮陰,下能透水讓雨水滲透地表調節地面溫度、兼作綠化灌溉的生態停車場,就像一座座“會呼吸的停車公園”。

此外,為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停車難問題,今年,西咸新區將在灃東新城陜膠家園、光華家屬院、百花小區、陜一針小區內,規劃建設500個停車位。

技術加持讓停車更便捷

“在西咸新區辦事,用智慧停車平臺就可以直接導航至有空位的停車場,停車、繳費方便多了。”日前,在西咸新區辦事的李先生點贊西咸智慧停車的管理方式。

在停車資源供給有限的情況下,推進智慧停車成為緩解停車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據了解,西咸智慧停車平臺已應用于路內及路外停車場收費管理工作,實現線上繳停車費、停車泊位查詢及導引等功能。同時可實現實時數據共享、動態更新,動動手指即可實現快捷停車。

隨著新能源車日趨增多,為給企業員工及往來辦事群眾提供便利,西咸新區能源金貿區起步區4#地塊地下停車場充分考慮型號、位置、距離等問題,安裝了27臺新能源充電樁,不但解決了園區人員停車問題,也考慮到了新能源車充電的問題。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11月,西咸新區印發《西咸新區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布點規劃和三年建設計劃》《西咸新區電動汽車充(換)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實施細則》,計劃三年內新增232個公共充(換)電站、3509個公共充電樁,進一步高標準落實綠色、環保等新基建的新要求。 華商報記者 鄭凌媛

關鍵詞: 西咸新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