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文雯 雷倢
3月17日,成都大運會倒計時100天決戰決勝誓師大會上,市民代表朱勤在發言中描繪出幸福美好的生活畫卷:“每日清晨音樂響起,公園里有晨跑的年輕人、打太極的老人、跳繩的小孩……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用運動開啟新的一天。”
當下的成都,“公園”與“運動”都是熱詞。3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明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
成都提出,要堅持辦賽興業營城惠民一體推進,努力把大運成果轉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在公園城市里辦一場體育盛會,成都大運會將如何彰顯公園城市特質?
綠色低碳
踐行新發展理念“綠意”無處不在
續航里程長,配備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緊急制動系統和電子后視鏡,還有空氣凈化裝置、客流計數器、LCD頭尾腰牌……3月16日,“成都公交車家族”新成員亮相,今年6月,它們將正式上崗,成為大運會的保障用車。
記者獲悉,大運會期間,1380臺新能源大巴將為運動員、技術官員等提供班車保障。成都將力爭實現賽事期間中心城區及各賽區綠色出行比例70%左右。
綠色能源、綠色交通、低碳場館……抓住舉辦大運會重大機遇,成都一體推進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
鳳凰山體育公園里,專業足球場上的混合系統草坪中,95%是天然草,5%是人造草纖維,既兼具了天然草的運動性能和環保機能,又保留了人造草的耐用耐踐踏屬性和綠化效果。同時,場館還配備專業冰球、籃球快速轉換功能:鋪上可拆裝的體育運動專用木地板,場館就化身專業籃球館;拆下木板,場館又變成了冰場。看不見的地下,地源熱泵系統讓這里更加綠色低碳。
大運會執委會開發活動部黨組負責人、專職副部長苗峪源還介紹了大運會各場館布局背后的考量。此次大運會共有49處賽事場館,其中36處為改建,占所有場館數量的73%,“該新建就新建,宜改造則改造;在標準上充分結合實際,宜高則高,宜低則低;選址宜近則近,宜遠則遠。”
記者還獲悉,大運會執委會已與四川省電力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協同推進大運會開閉幕式、主媒體中心、大運村、競賽場館等賽時常規電力消費需求,綜合實現100%使用“綠色電力”。
惠民共享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健身有了新去處
朱勤是一名質量管理技術人員,也是一名熱愛運動的廣場舞國家級裁判。在她眼中,成都大運會不僅是國際體育賽會,更是惠民工程。“我喜歡站在家里的陽臺上眺望大運村,這幾年來,我親眼看見大運村拔地而起,日新月異。”
大運場館建設,讓市民健身有了新去處,帶動更多人愛上運動。坐落于少城社區的玩湃足球體育公園,每天都有不少人在球場上奔跑;二仙橋街道的燈光球場里,年輕人越來越多;江灘公園的泳池里成為不少人的游泳啟蒙地。
借大運會之機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成都通過“前置化處理”思路,為后續利用留出空間。去年,成都啟動“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截至目前,開放場館18個,舉辦各級各類賽事與活動600余項,入場總人數近214萬人次。“我們通過大運品牌惠民、場館惠民、環境惠民、文化惠民和服務惠民等五大惠民行動,持續放大賽事效應,讓市民共享辦賽成果。”大運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堅持做好社會動員和志愿者服務工作,激發市民志愿服務熱情,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到這場體育盛會中。“我已累計參加1500余小時的志愿者培訓,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外事交流、疫情防控、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培訓課程。”大運會志愿者代表、四川大學2018級本科生高梓霏對大運會充滿期待。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在公園城市里辦一場體育盛會2022-03-18
- 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項目建設再提速2022-03-18
- 從單軌先鋒,到抗疫先鋒2022-03-18
- 參加集中核酸檢測,個人攻略來了!2022-03-18
- 【食品安全 你點我檢】想抽檢哪個地理標志產品請投票2022-03-18
- 消除隱患迎采茶季2022-03-18
- 央視《新聞聯播》點贊浙江疫情防控工作;浙江首個衛健系統氣膜實驗室長啥樣?2022-03-18
- 包鋼交滿意答卷2022-03-18
- 戰“疫”圖鑒丨最美“警”色,安全底色!半島原創手繪記錄疫線先鋒點滴2022-03-18
- 最新!這兩條路進坦洲的司機必看!南屏這些地方劃定管控區域!2022-03-18
- @海南人,這筆錢漲了!2022-03-18
- 明天起!鹽田、坪山、光明、大鵬、深汕5區恢復運行!2022-03-17
- 懷化打破景區“終身制” 問題較為突出的A級景區或將被摘牌2022-03-17
- 像雷鋒那樣當兵 長沙今年春季首批260名新兵踏上軍旅征程2022-03-17
- 天空地網全方位 長沙智慧林業助隱患排查2022-03-17
- 廣汽埃安混改完成員工股權激勵 將啟動A輪引戰2022-03-17
- 山東建立企業進口貨物靜置期制度 嚴防疫情輸入2022-03-17
-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見實效 2021年重慶化肥農藥使用量均同比減少2022-03-17
- 新鄭:踐行綠色發展觀 打造省級生態縣2022-03-17
- 速看!泉州設立24小時保暢通熱線電話!另附健康碼咨詢熱線2022-03-17
- 長沙望岳小學學生上學路暗藏危險深坑,記者協調除隱患2022-03-17
- 【甘快說】慎終如始 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2022-03-17
- 【甘快說】干部培訓要“精準深”2022-03-17
- 【甘快看】甘肅省地震局派出工作隊趕赴張掖肅南地震現場2022-03-17
- 【甘快看】嚴密防疫情 全力保暢通——甘肅省交通運輸系統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2022-03-17
- 請轉發!甘肅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發布倡議書2022-03-17
- 老有所醫!宜春市老年醫院掛牌成立2022-03-17
- 鄭州市場監管局專項整治校園周邊學生用品質量安全2022-03-17
- 廢棄礦山變“桃源”2022-03-17
- 工信部:加大減稅降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措施的落實力度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