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上游新聞
3月17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十九次主任會議召開,現場聽取市政府就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評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
上游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市人大常委會歷時半年對全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把脈會診,圍繞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養殖業污染防控、人才和技術支撐等方面提出評議意見。
整改落實情況如何?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在會上介紹,該委牽頭會同多個市級部門梳理評議意見并形成52條具體辦理措施,并出臺工作方案將整改任務逐項分解到10個市級部門和各區縣,推動整改走深見效。
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均降0.3%
為整改“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不夠扎實”情況,重慶在30多個區縣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統計調查,建立“三審一評”數據審核機制摸清底數,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
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全年重慶農業生產領域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均減少0.3%左右。
具體做法上,一方面,優化調整主要農作物施肥配方,持續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一方面持續推進農藥減量控害,在11個區縣開展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推進示范。
補齊養殖業污染防控短板
根據評議意見,相關職能部門在養殖業污染防控上下硬功夫。
在環評管理上,深化生豬養殖環評“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畜禽養殖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避免項目建設實施違反生態環境剛性約束。
在日常巡查監管上,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定期到場指導制度,把畜禽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臺賬作為技術指導和執法監管的重要依據。
同時,對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閑置、利用率較低、損壞未及時修復等問題督促及時整改,提升糞污治理能力;在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上,截至目前共完成9905萬噸整改任務,占整改總任務的92%。
另外,在嚴厲打擊養殖偷排漏排等違法行為中,發現并整改涉水環境問題1612個,處罰269起,罰款2862.49萬元。
農膜回收率達到89.31%
評議意見指出,全市存在“農業循環發展利用還不夠通暢”。
為此,全市大力發展種養循環農業,一是組織璧山、開州、武隆3個區成功申報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縣;二是支持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市場主體開展收集、運輸和利用等全產業鏈多環節服務,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9%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在農膜回收能力建設上,通過完善農膜回收網絡,全年回收廢棄農膜1.4萬噸,農膜回收率達到89.31%。
為提高農戶回收積極性,重慶出臺農膜最低收購價政策,地膜不低于0.7元/公斤,棚膜不低于1.4元/公斤。同時,重慶積極推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在25個區縣開展補貼試點,其中12個區縣已實現回收站點鄉鎮全覆蓋。
率先實現鄉鎮環保機構全覆蓋
在農業科技上,圍繞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籌建農業農村環境監測分中心,在市農科院組建土壤研究所,將規?;G色高效健康養殖作為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三大重點任務之一,組織開展丘陵山區農村污水處理及農業面源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開展農業氨減排創新與應用,啟動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前期研究論證。
在基層能力建設上,重慶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環保機構全覆蓋,配備專兼職人員2500名左右,初步形成“市—區縣—鄉鎮”三級環境監管網絡。
同時,重慶還在技術標準體系下功夫,全面完成1998年—2016年發布的農業地方標準復審,新增立項農業農村地方標準88項、發布67項,累計制修訂農業農村地方標準515項,占全市地方標準的44.4%。
兌現落實減免稅收6.22億
為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保障,重慶編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冊》,涵蓋環境保護稅、耕地占用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4個稅種9項稅收政策,加大對農業生產納稅人的政策宣傳和輔導。
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全市享受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相關稅收優惠政策4032戶次,減免稅收6.22億元;8590戶畜禽養殖企業免征收環境保護稅。
同時,在財政金融支持上,設立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專項,支持區縣按相關要求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積極推動金融助力、政府債券專項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路偉介紹,2021年落實市級以上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4.68億元,其中中央0.83億元,市級3.84億元,市級資金同比增加0.85億元,增幅28%;全市發行用于農業農村的地方政府債券60.66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鎮村污水處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見實效 2021年重慶化肥農藥使用量均同比減少2022-03-17
- 新鄭:踐行綠色發展觀 打造省級生態縣2022-03-17
- 速看!泉州設立24小時保暢通熱線電話!另附健康碼咨詢熱線2022-03-17
- 長沙望岳小學學生上學路暗藏危險深坑,記者協調除隱患2022-03-17
- 【甘快說】慎終如始 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2022-03-17
- 【甘快說】干部培訓要“精準深”2022-03-17
- 【甘快看】甘肅省地震局派出工作隊趕赴張掖肅南地震現場2022-03-17
- 【甘快看】嚴密防疫情 全力保暢通——甘肅省交通運輸系統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2022-03-17
- 請轉發!甘肅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發布倡議書2022-03-17
- 老有所醫!宜春市老年醫院掛牌成立2022-03-17
- 鄭州市場監管局專項整治校園周邊學生用品質量安全2022-03-17
- 廢棄礦山變“桃源”2022-03-17
- 工信部:加大減稅降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措施的落實力度2022-03-17
- 人大代表化身“愛心大姐”做3600個包子送抗疫一線2022-03-17
- 云上仙:中國酒業中的“實力派”2022-03-17
- 最高補助1000萬!東莞發布防疫幫扶市場主體若干措施2022-03-17
- 【甘快看】甘肅省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切斷疫情傳播鏈2022-03-17
- 【甘快看】甘肅將建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1.5萬個2022-03-17
- 【甘快看】甘肅移動守護網絡安全 警企聯手推進“打貓”行動2022-03-17
- 100%簽約!長沙觀沙嶺城市更新片區項目征拆補償全部完成2022-03-17
- 江西移動:眾志成城抗疫情 筑牢屏障顯擔當2022-03-17
- 900萬!嵐山區首筆“技改專項貸”落地2022-03-17
- 專車接送 閉環管理!浙江從嚴做好春茶采摘期間疫情防控工作2022-03-17
- 成都可線下購買“試劑盒”了,怎么用?要注意啥?2022-03-17
- 精彩不設限,MUMU FAMILY邀你共享精致生活2022-03-17
- 國網宜春市靖安縣供電公司:疫情防控彰顯電力擔當2022-03-17
- 易煉紅:采取最堅決最果斷最精準最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2022-03-17
- 捐款2000萬 一汽-大眾支持長春市吉林市疫情防控2022-03-17
- 領先國內機場!鄭州機場全面啟用行李退取系統2022-03-17
- 市北區:潯陽路迎新生,坑洼路將變“舒心路”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