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新起點上更高質量做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安排人才智力援藏資金,培訓教育衛生、信息化、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方面人才,多方共建“格桑花開成長學院”,學員就業率達100%;

在新疆伊犁州成立7個江蘇援疆產業園區,在新疆克州8個經濟薄弱村建成“江蘇情·集體幫扶農場”;

多渠道采購、銷售青海特色農牧產品1.25億元,超過預期目標;

新增投入蘇陜協作資金,幫助商洛市柞水縣建設集菌種研發、菌包生產、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廢棄菌包利用于一體的木耳全產業鏈……

新年伊始,省委召開省對口支援前方指揮部及幫扶工作隊負責同志座談會。回顧過去一年成績,謀劃新的一年工作,話語間體現了強烈的擔當、深厚的情懷。

鞏固拓展并舉,高質量銜接鄉村振興

去年是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第一年,對做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按照中央部署,我省進一步加強蘇陜協作、調整蘇銅協作、擴大蘇青協作、深化援疆援藏,一手抓成果鞏固,一手抓振興拓展,組織實施對口支援項目648個、協作項目1473個。

受援地資源稟賦獨特,發展特色產業大有作為。在拉薩市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區,建成1700畝高效節水飼草生產基地、牦牛產業研發服務中心;在拉薩經開區,設立人才交流合作工作站,建設凈土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堅持產業為重,增強發展動能。”省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陳靜介紹,全年招引項目44個,正在有序推進落地。

如何完善防止返貧幫扶機制?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依托“江蘇情·集體幫扶農場”發展綠色優質、節水節飼的農產品,拓展群眾增收渠道。與此同時,協助建設高標準農田,推進鹽堿地改造,試點種植海水稻,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能。“在州級層面成立江蘇產業園,整合我省對口支援的兩縣一市園區資源,引進紡織、機械等項目。”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周偉文介紹,部分項目實現當年落地、當年產出,帶動示范效應良好。

關鍵詞: 江蘇 對口 高質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