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智改數轉’,增強創新動能,壯大實體經濟,為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越來越好提供堅強支撐。”這是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在全市科技創新暨“智改數轉”推進大會上的一段講話。
科技創新和“智改數轉”兩會合一,意在推進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協同融合。記者注意到,在剛剛結束的揚州“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新的一年要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不難看出,揚州召開科技創新暨“智改數轉”推進大會,旨在以更大的力度、更優的政策、更實的舉措,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書寫“好地方”建設新答卷。
政策服務有誠意
揚州,位于長江與大運河的交匯處。談到這座古城,外界更多熟知運河、美食和文化。但在制造業強省江蘇,比學趕超勢頭迅猛,揚州也在積極對標先進謀求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五年來,揚州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經濟總量持續攀升,揚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兩個千億級臺階、2021年達6696.4億元。
此次大會上,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在剛剛公布的2021年國家創新型城市排名中,揚州首次進入前30名、創歷史新高。
“揚州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創新創業發展生態等方面,多次獲省政府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督查激勵,‘科技副總’數量、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綜合排名連續多年居全省首位。”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這樣評價揚州的科創工作。
當日,《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業科創名城科技支撐的政策措施》(簡稱“科技創新10條”)《關于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簡稱“智改數轉”實施意見)兩份文件正式下發。
“科技創新10條”,從企業、平臺、揭榜掛帥項目、載體等10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不僅集成現有政策措施,還提出系列新舉措,如在揚州市級科技計劃中增設科技人才“揭榜掛帥”和“碳達峰碳中和”專項、對園區培育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項目和建設省產研院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給予配套支持等。其中,在實施科技人才“揭榜掛帥”行動中提出:組織實施一批能夠顯著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社會經濟效益明顯的產業科技人才“揭榜掛帥”項目,相關補助資金由市、縣(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1配套,給予每個項目最高300萬元支持。
“智改數轉”需要技術支撐和資金投入,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受限于技術和資金,存在“不愿、不會、不敢”的顧慮。
此次揚州下發的“智改數轉”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爭取國家、省級激勵政策和資金項目,形成政策疊加效應。設立市級“智改數轉”專項資金,每年確保專項資金不少于1億元,各縣(市、區)、功能區同步設立“智改數轉”專項資金,規模不低于3000萬元,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資金保障體系。同時,支持金融機構設立“智改數轉”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定期舉辦專場銀企對接活動,開設“智改數轉”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此外,鼓勵企業大力引進“智改數轉”領域創新創業團隊、高層次人才、復合型技能人才。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聯合建立智能制造應用型人才實訓基地, 助力復合型人才培養,推動工業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數字化知識更新。
打造更加高效友好的政策服務環境,揚州誠意滿滿,決心已下。在市委書記看來,揚州要做到“說了要讓企業聽到”“說到就要堅決做到”,以此確保各項政策有效執行、落實落地。
科創決心不動搖
“高質量發展首先是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發展,最核心的動力在于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增量是以數字技術為重點的科技變革。”張寶娟表示,要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圍繞科技發展走向,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這步棋如何走?大會給出了答案。首先是注重引育結合,培育壯大創新企業。其中,堅持“育新苗”與“移大樹”并重,一手抓存量壯大,一手抓增量導入,加快打造充滿創新創造活力的科技企業集群和各類主體密切協作的產業科創體系。其次,做強園區板塊,盤活“雙創”載體,建好科創平臺,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過程創新創業孵化鏈條。
針對產業科創名城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培育“獨角獸”“瞪羚”“雛鷹”企業,鼓勵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爭創單項冠軍,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上市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標桿的創新型企業梯隊。其間,還會探索建設創新“飛地”,啟動百項成果離岸孵化工程,布局離岸研發孵化中心,集聚一批原始創新、技術開發、中試熟化類項目,加速形成“市外創造+揚州制造”科創新模式。
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智改數轉”,都離不開科創人才的支撐。今年,揚州也將新引進科技領軍人才200人。同時,加強產業人才培育,依托在揚高等院校,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水平,加強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在人才平臺建設方面,推廣設立開發園區“一站式”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完善專窗、專線、專員服務制度,為研發設計、成果轉化、創業孵化提供全鏈條配套服務,計劃新增在揚就業創業大學生2萬人。此外,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強化住房安居、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保障,新(配、改)建高品質人才公寓2000套(間)。
根據“智改數轉”實施意見,揚州市今年計劃完成“雙千”任務,即實施千項“智改數轉”項目、覆蓋千家規上工業企業,到明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智改數轉”,到2024年累計培育省級以上智能車間140個、智能工廠20個、實施“上云用數”項目1500個、“數字畫像”診斷項目1500個。
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經濟“換道超車”。揚州“兩會”上,該市提出今后五年揚州的奮斗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省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0億元。在外界看來,目標明確的揚州堅決錨定產業科創名城主航道不動搖,未來大有可為,也定會交出“好地方”建設的新答卷。(張玉峰)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揚州:進一步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2022-03-11
- 宿遷泗陽:全力打造“一縱兩橫”基層消防治理體系2022-03-11
- 平均合格率92.1% 2021年江蘇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上升2022-03-11
- “她經濟”刮起旋風 女性汽車消費首超男性2022-03-11
- 南京消協發布去年汽車消費投訴分析報告 國產車投訴處低位2022-03-11
- 南京溧水草莓產業研討會舉行 行業大咖獻計獻策助力產業做精做強2022-03-11
- 南京:通過停車資源共享破解“停車難” 再新增2萬個共享泊位2022-03-11
- 這些低于指導價的盤,可能是你最后的機會了2022-03-11
- “二手房想成交,就得降價!”2022-03-11
- 福田這些新盤要來了,首付100萬就能上車!2022-03-11
- 江西代表團審議各項決議草案2022-03-11
- 江西代表團提交議案建議276件2022-03-11
- 2022年“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題活動發布2022-03-11
- 邯鄲公布一名密接者活動軌跡,涉邯鄲東站、社區衛生站2022-03-11
- 得勝街小學開展植樹活動2022-03-11
- 送崗位還送政策服務!3月11日別錯過鄭州這場招聘會2022-03-11
- 中山港海關加班加點保通關2022-03-11
- 熱線服務員分享心得,隧道巴士優質服務再提升2022-03-11
- 關鍵時刻能救命!首批276臺“應急救護一體機”現身鄭州地鐵2022-03-11
- 巴東縣供銷社一線服務春耕保供2022-03-11
- 【循化公安】街子派出所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2022-03-11
- 成都蒲江:做優做強郊區新城核心功能,深入實施八大提升行動2022-03-11
- 安徽瑤海:共建“勞模林”城市添新綠2022-03-11
- 濟南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月正式啟動2022-03-10
- 陜西銅川市總工會:工匠進校園 共筑工匠夢2022-03-10
- 海口發布最新通告,“離島”管控政策有調整2022-03-10
- 2022新格局 | 百里太行“展新韻”2022-03-10
- @吉林人 乘坐飛機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022-03-10
- 漳縣:朵朵金耳鋪就群眾致富路2022-03-10
- 海口調整“離島”管控政策 涉及天津、三亞旅居史人員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