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樓市有哪些新變化?

今天,是國慶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

站完最后的一班崗,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了。我在外出調研返穗的高鐵上。近期,一直被開會、討論、調研、分享等等包圍著。難得的空檔時間,整理一下思路,發現地產形勢和問題比我們想象的復雜的多,下面就把近期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關資料圖)

01

先看三四線城市:

一是,有效購買力在減少。突出的例子是,公積金貸款買房的客戶明顯減少了。這說明,體制內的人,要么已買了,或買了幾套了,沒買的人也買不起了。

這也是為什么近期提出要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給工薪階層供給成本價的保障性住房。

二是,按揭貸款買房的客戶明顯增加,一次性付款客戶明顯減少。這意味著,高收入購房人群減少,買房需求“下沉”到普通群體,也就是還未被卷入到商品房市場的人群。

包括哪些?首先是鄉鎮村進城人群,或為結婚,或為子女教育;其次是返鄉置業人群,或基于鄉土情節,或為未來的退路著想,或無論怎么樣,都無法在就業地城市(往往是一二線城市)買得起房。

三是,商品房增量市場急劇萎縮。三四線城市的體量就那么大,這幾年類似碧桂園這種外來物種,幾個大盤收割數年,市場迅速進入存量時代,前幾年的新房開始轉化為二手房,次新房為主的存量交易開始興起,中介機構的生意會慢慢好起來。

四是,有些房子可能很難賣的出去了。三四線城市,有效二手房(次新房)大量供應,導致中心區那些老舊房源很難賣掉了。如果老舊小區改造不到位,這類房子可能要永遠拿在手上了。即便大幅度打折出手,但大家都在降價,性價比并不高;另外,現在的客戶都是年輕人,普遍成長于新時代,不愿意選擇這類戶型、功能、建筑材料普遍較差的房子,即便這類房子的位置還不錯。

五是,高收入客戶流失。一方面,三四線城市房價持續陰跌,先知先覺的人想法子騰挪到更高層級的城市,或從縣城到市區,或從三四線到一二線;另一方面,更高等級城市,外圍區域樓市近兩年普遍下跌,價格差距明顯收窄。更重要的是,熱點城市外圍區域普遍退出了限購。

02

再說一二線城市:

一是,情緒變得理性了。這一輪房價調整,從2021年下半年到現在,持續了2年多。這也是房地產市場化20多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調整。近兩年,多數人都親身經歷且真真切切體會到,“房價真的下跌了”,甚至一線城市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人,這些年都被裹挾在樓市的氛圍中。當下,再講到房地產,過去那種“趕快去買房”的熱情和沖動明顯降溫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關注的是,房價能不能穩定,哪里是安全的區域。盡管要穩定房價預期,但當下是一個無死角的新媒體時代,哪里的房價跌了,似乎更容易被報道、被關注。

多講一句,對買房態度的驟變,與這幾年不敢貿然跳槽、投資、創業是一個道理。而在2016年,全社會普遍樂觀,都敢去創業、投資、加杠桿,買房熱情高也在情理之中,現在則反過來了 。

二是,資產騰挪。“認房不認貸”和退出限購的架構下,產生了一個新現象—資產騰挪,即樓市下半場,大浪淘沙,哪些類型的房子跌的多,哪些區域跌的多,數據就擺在那里,是掩蓋不了的。因此,賣掉差的房子,換成好的房子”。內地三四線的,外圍高庫存的,中心區沒有特殊資源(景觀或教育)都可能會被業主“用腳投票”。

在一二線城市內部,業主們會利用這次寶貴的騰挪機會,把資產置換到未來能保值或增值的城市或區域,或真正有居住品質的區域。那些徒有虛名、規劃未落地的區域,這一次房價跌得很明顯,也會被淘汰。

三是,開啟“去庫存”。一夜之間,一二線外圍區域或全境退出了限購,全面鋪開了“認房不認貸”。其背景是,過去十幾年,在土地財政和都市圈規劃的刺激下,熱點城市在外圍區域大規模供地,大規模啟動舊改,大規模開發新區。結果就是,2022年以來這些區域新房供應壓頂,廣義庫存在5年以上,房價普遍下跌30%左右。

退出限購,就是吸引外來購買力;啟動“認房不認貸”,就是鼓勵存量客戶“賣舊買新8”。開啟新一輪去庫存,去化外圍庫存,目的就是穩定資產價格,穩定全社會對熱點城市房價的預期。可想而知,若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持續下跌,后果是難以想象的。

四是,都市圈的外圍被凈虹吸。熱點城市外圍或全境退出限購,加上“認房不認貸”的助攻,再考慮到尋找安全墊,過去買不起、買不到熱點城市的人群,現在會轉向一二線熱點城市。

過去,之所以到外圍城市或外圍區域買房,要么是被限購而沒有資格,要么是買不起,要么是看好外圍新區規劃。現在,這些制約都沒有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虹吸,不僅對都市圈外圍城市或區域是利空,對三四線城市也是利空。筆者接觸到好幾個案例,聽說省會城市退出限購了,都想到省會去買房,或者把現在的房子賣掉,換到省會城市的房子。

五是,熱點一二線城市次中心迎來發展機會。一方面,這些城市的新市民、新就業學生會選擇這些交通相對便利,房價不算高的區域買房;另一方面,這些區域會退出限購,也會吸引本省或外地購房者。而且,這些區域是改善型新房供應集中的區域,老城區改善型需求會青睞這些區域。

另外,這些區域靠近中心區,過去幾年一直在接受中心區的輻射和外溢。不管是就業機會,公共設施建設上,相比更外圍的新區開發區,基本面更加健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