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AMC,信達地產卻不太爭氣

文/樂居財經 嚴明會

“今年公司計劃簽約銷售額200億元。”面對當前的市場狀況,信達地產定下了一個很保守的目標。

9月26日,信達地產(600657.SH)召開2023年中期業績說明會,總經理郭偉、獨立董事仲為國、財務總監周慧芬、董事會秘書鄭奕出席。


(資料圖)

之所以說信達地產制定的年度銷售目標保守,是因為在2022年全年,信達地產實現的銷售金額為224.18億元,今年200億元的目標要低于去年全年銷售額,這也一定程度反映信達地產對于市場的預期。

近些年來,伴隨著業績的持續下滑,“地王”光環逐漸消逝,信達地產人事更換頻繁。2021年3月,信達地產董事陳永照辭任,郭偉順勢成為了該公司的總經理,穆紅波成為副總經理。

郭偉曾就職于萬科集團、中航萬科、新城控股蘇州區域公司,歷任經營計劃部經理、財務總監、集團稅務管理部總經理、北京萬科副總經理、大連萬科總經理、首席投融官、區域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今年6月,信達地產還找來了宗衛國擔任副總經理。宗衛國同樣跟萬科淵源頗深,其曾就職于青島萬科、萬科集團、浙江萬科、寧波萬科、萬科南方區域公司,在萬科多條業務線均有過任職。

信達地產的董事長之位近年也人來人往,從丁曉杰、趙立民,到如今的石愛民。但在新班子的帶領下,面臨市場復蘇并不強勁的上半年,信達地產的經營仍并不如意。

期內,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實現營業收入29.37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2.49%;實現凈利潤1.84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06%;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79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5.53%。

若是扣除非經營性損益,2023年上半年信達地產是錄得虧損的,虧損額將近7000萬元。

信達地產的營收主要來自于房地產業務。期內房地產業務營收21.33億元,毛利率14.95%,同比減少0.7個百分點;此外,該公司還有租賃業務,營收為9027.7萬元,毛利率32.29%。

整體來看,期內信達地產的毛利潤為9.37億元,而三項費用總額為11.78億元,已經超過毛利潤。三費中最高的是財務費用,期內為7.78億元,同比增長了21.63%。

信達地產之所以最終實現歸母凈利潤為正,主要依靠的是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分別為3.44億元及1.86億元。

從公司發展來看,信達地產的定位已經在逐步轉變。其在中報中提到,將進一步提高輕資產業務規模,向輕重并舉方向發展。

信達地產的輕資產業務,則多是依托于中國信達的“接管+委托代建”模式。即中國信達接管不良資產,信達地產代建盤活。

該模式在財報上的反映是,上半年信達地產累計實現銷售面積54.87萬平方米,代建項目銷售面積12.52萬平方米,占比22.8%;實現銷售額117.5億元,其中代建項目銷售金額35.78億元,占比30%。

期內,信達地產回款金額124.17億元,其中代建項目回款金額42.03億元,已經超過了合作項目權益回款金額39.65億元。

截止2023年6月末,信達地產的儲備項目計容規劃建筑面積205.12萬平方米,其中為代建項目49.25萬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信達地產入股寧波寶龍聚行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寧波寶龍”),持股比例50%,投資金額7500萬元。該公司原為寶龍地產旗下,持有在建項目寶龍甬江一品,項目預期交房的時間為2025年6月30日。目前,寶龍地產及相關人士在該公司的持股近40%。

此外,據公開報道,信達地產上半年還介入了深圳的兩個舊改項目盤活,項目總貨值達340億元,以及中南建設寶安項目。

而作為白衣騎士的扮演者,信達地產流動性并未有想象中那么強。

截止期末,信達地產的短期借款為1001.11萬元、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66.8億元,1年內到期的應付債券為39.7億元,三者合計106.6億元,而信達地產持有貨幣資金110.41億元,能夠覆蓋短債,但據此計算的現金短債比也僅為1.03。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