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高水平賦能對外開放 馭風前行跑出絲路“新速度”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張慧雅


(相關資料圖)

截止2023年8月,已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7300余列,2023年1-8月開行887列,同比增長12.4%。

已開通21條運輸線路,通達歐亞19個國家26個城市,班列運載貨物200多個品類。

2017年至2023年8月陸港區累計帶動貿易額2297.8億元。

一組組數據是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常態化推進中歐班列、國際公路貨運、多式聯運等物流組織高效運行的真實寫照,高水平賦能對外開放,為產品走出去提供了便捷通道。

9月25日,“向西開放@一起向未來”網絡主題傳播活動采訪團走進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共同感受高質量發展脈動。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位于國家級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承東啟西的重要樞紐節點,擁有中歐班列新亞歐大陸橋通道出境的最后一個編組站,是我國西出通道中距離歐洲最近的鐵路樞紐,作為中國到中亞及歐洲運輸距離最短的商貿物流匯集地和交通樞紐中心,集聚國際航空、高鐵樞紐、城際鐵路、多級公路網絡無縫銜接的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連接東西、通達歐亞。

2019年,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被確定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2020年,陸港區入選全國首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自啟動建設以來,陸港區不斷完善“干支結合、樞紐集散”高效集疏運體系,實現了以通道打造平臺、帶動貿易、集聚產業,逐步成為班列常態化發運、園區建設完善、產業落地發展的內陸開放高地。

近年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圍繞商貿物流、先進制造、高端服務業等重點產業,加快推動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產業經濟、落地經濟轉變。目前,累計新引進山港陸海國際物流(新疆)公司、新鐵國際物流公司等企業187家,注冊資本金共計約34.91億元。

同時,積極推進公路國際貨運,多式聯運持續優化。推動完成全國首票內陸進口TIR運輸,打通了中歐第四物流通道,發揮多式聯運中心海關監管和貨物自由換裝的優勢,持續服務國際公路運輸,已累計發運國際公路貨物4.2萬余車,累計貨運量近100萬噸。與天津港、青島港合作,積極發運東向至日韓、東南亞國家的鐵海聯運班列線路。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樞紐口岸功能不斷完善,以功能平臺和市政配套設施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支撐性項目建設,陸港區重點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管理委員會產業發展部部長陳志宏表示,目前,已建成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多式聯運中心、快件中心等支撐性重大項目,陸港區樞紐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國際糧油交易中心、臨港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帶動完善陸港區及周邊路網設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配套道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金陽路、北站公路建設持續推進,銜接順暢的陸港道路交通系統逐漸形成,供熱、供電、綠化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備。

據介紹,未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將以數字陸港為引領,加快建設國際商貿物流園區、臨港產業園、公路港等重點項目,不斷完善國際陸港功能,打造國際物流、貿易、供應鏈的樞紐平臺,推動形成國際商品大聚集、大生產、大展示、大交易的發展格局。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