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城市戰爭”公眾號
【資料圖】
全國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哪些影響?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數據,2022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自1962年以來全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關于這個事情,我想說三點:1、人口負增長,是個重要的拐點,但無需過度焦慮。
人口負增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城鎮化。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城鎮化都是最好的避孕藥。所以,過去四十年的高速城鎮化,必然導致生育欲望降低,這是正常、合理的,不值得過度解讀。人口減少對宏觀經濟來說,的確是個不利因素,這意味著所有人的賺錢機會都會變少。
但影響經濟發展的除了人力資源,還有資本、技術等要素,如果技術能有顯著進步,完全可以抵消人口負增長的影響。
近年來,國家反復強調科技強國、全要素增長、高質量發展這些概念,都是為了應對人口紅利的消失。另外,從資源分配層面來看,人口負增長也能緩解一下“內卷”焦慮,比如以后學位沒那么緊張了、上大學沒那么難了、春運火車票沒那么難搶了。
2、人口負增長,不是坍塌式和斷崖式的,而會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短期內對房價不會形成沖擊。當然,長期來看,對房價的影響也十分有限,原因請看接下來幾條。
3、人口負增長,不意味著城鎮化結束。2022年,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5.22%,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只要城鎮化繼續,房地產的魔法還可以繼續。
4、即使城鎮化結束,也不意味著房價會跌。歐美以及日本的城鎮化早已結束,但人口凈流入地區的房價還是在漲。比如日本,已經連續15年人口負增長,但東京的房價還是在漲。因為城鎮化結束,不代表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就結束。
5、房價什么時候會跌?漲多了就會跌,但這是“波動”,不是“拐點”。這就好比菜市場的豬肉和白菜,價格會隨著季節等因素產生波動,但長期來看,永遠上漲,不存在“拐點”一說。不管從什么時點開始計算,豬肉價格永遠比十年前要貴、永遠比十年后便宜,這不是漲價,是通脹。豬肉都會漲價,房子為什么不會?當然,前提是:人口凈流入地區的房子。
6、人口負增長,更要去大城市。不是因為大城市好,很多人都討厭大城市,只是沒得選擇。人口負增長,全社會各種投資會更加謹慎和保守,這一點很關鍵,它意味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偏遠郊區,將會失去一些發展機會,導致這些地區的就業選擇減少。然后人口只能進一步向大城市涌入,才能有更多機會找到飯碗和生計。而且,大部分時候,經濟越差,越要往大城市去。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來看,5000萬人口左右的經濟體,競爭到最后往往只剩下一個大城市,其他都是衛星城。這意味著我國中西部省份,未來只會剩下一個大城市,那就是省會。所以,不在省會生活的,有條件還要去省會買個房占個坑位先。
7、人口負增長,更要多消費、多生娃。從個體理性來說,經濟不好的時候都不敢消費,但經濟學會告訴你,個體理性的簡單相加,不等于集體理性。如果所有人都只儲蓄、不消費,表面上個體的支出減少了,安全感增加了,但同時經濟也崩潰了——因為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沒有生產企業就會倒閉,然后個體就會失業。
反過來的話,如果人人都消費,表面上個體的開支和生活壓力增加了,但同時因為消費增加了,企業訂單就會多起來,個體的工資也就隨之上漲了。
所以,從“集體理性”上講,鼓勵人人消費,要比號召人人節衣縮食,更有利于搞活經濟。這也是為什么每當經濟不好時,政府反而要鼓勵消費的原因。
這些道理在經濟學家納什的博弈論中有著充分的論證,我一直認為,納什是亞當斯密之后經濟學史上的另一座豐碑。
至于生娃,無論是站在個體理性的角度,還是集體理性的角度,有條件的話,還是多生比較劃算。
人口負增長,首先意味著養老金的“接盤者”減少,所以大家要做好延遲退休的準備,但如果你的孩子多,到老了至少更有底氣。
養娃很苦,但是先苦后甜,方為大道,方能越走越寬。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每日速看!人口負增長,會如何影響房價?2023-01-23
- 【天天播資訊】保障亞運 我們在工地過大年2023-01-23
- 【聚看點】除夕夜,鐵道線上的“調車人”2023-01-23
- 環球即時:用堅守付出換來全市人民平安祥和歡樂過節2023-01-23
- 全球新動態:“海霞”警務驛站:護航旅客平安出行2023-01-23
- 【全力以赴抓經濟 踔厲奮發開新局】高平:真金白銀保穩定促發展2023-01-23
- 每日熱訊!蘭州電信:守護萬家喜樂 服務不打烊2023-01-23
- 全球通訊!清晨街頭閃亮的“環衛橙”2023-01-23
- 全球觀點:逛商圈、品美食、賞光影……2023-01-23
- 【甘快說】今年春節注定更加紅火熱烈2023-01-22
- 【甘快看】甘肅14個地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看這里2023-01-22
- 時訊:【甘快說】“花雨”繽紛迎新春——寫在我省經典舞劇《絲路花雨》新春佳節赴京演出之際2023-01-22
- 天天速遞!心有所系|重慶除夕長江上燃起新春煙花秀,他們忙了個通宵夜2023-01-22
- 每日時訊!海口發布春節期間交通事故快處快賠點時間安排表2023-01-22
- 環球消息!“暖男”趙猛:堅守初心 守護萬家溫暖2023-01-22
- 精選!澳門除夕夜祥和喜慶2023-01-22
- 一到冬天就犯咳嗽怎么辦2023-01-22
- 連花清瘟再獲推薦 列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基層診療和服務指南2023-01-22
- 全球百事通!為百歲老人送戲上門, “淮海”重燃“文化味煙火氣”2023-01-22
- 全球熱點!夜間高鐵:滿載期盼,歡喜回家!2023-01-22
- 世界微頭條丨環江靶向監督 縱深推進清廉醫院建設2023-01-22
- 焦點滾動:新春走基層|村里的快遞站就在咱家門口2023-01-22
- 一月煙花上洛陽|期待!今晚新春焰火點“亮”幸福洛陽年2023-01-22
- 世界頭條:-53°C!黑龍江漠河迎歷史最低氣溫2023-01-22
- 環球報道:海南將舉辦春節返鄉人才對接會 已有130余家用人單位報名2023-01-22
- 天天時訊:(新春走基層)一人變電所的除夕:春運堅守詮釋別樣年味2023-01-22
- 山東通報,去年106名廳局級干部被處分2023-01-22
- 今日熱訊:新春佳節貴南高鐵建設忙2023-01-22
- 快訊:除夕,堅守在崗位上的動車衛士2023-01-22
- 全球微速訊:海口交警發布春運期間海口三港過海車輛須知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