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洋大學建設,推進深??瓶贾行模∩钲诤Q笫奈逡巹澇鰻t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 “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表示,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達4000億元,占全市GDP約10%,年均增長高于全市GDP增速。建成海洋類博物館/展覽館不少于6個。

構建“兩廊四區”的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廣深港”海洋科技創新走廊、“深惠汕”海洋產業發展走廊科技金融服務集聚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科教產城融合示范區、深汕產業拓展區。

規劃表示:

加快海洋博物館、深圳歌劇院、國深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小梅沙海洋館等文化設施建設;推進西涌、鹽田梅沙、深圳河入海口濕地、海濱文化公園二期、前海石公園等海岸帶的治理建設;開展沙灘浴場、海岸公園規劃建設。

推進海洋大學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加快海洋大學校園工程建設。

全面推進深圳深海科考中心建設。聚焦深??茖W與前沿、深海能源、深海生物資源、深海礦產資源四個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加快選址規劃和工程建設。

發展目標

至2025年,深圳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海洋空間品質提至新水平,海洋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海洋生態文明邁向新臺階,海洋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強化深圳海洋功能和特色,奠定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堅實基礎。

● 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達4000億元,占全市GDP約10%,年均增長高于全市GDP增速。

●?推動海岸帶和海洋文體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品質濱海公共空間。

●?建成海洋類博物館/展覽館不少于6個。

展望2035年及遠期愿景,實現陸海融合發展、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領先、海洋生態優美、海洋文化繁榮,逐步建成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展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先鋒。

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構建“兩廊四區”的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廣深港”海洋科技創新走廊:以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擴區為契機,戰略聯動廣州南沙、香港北部都會區,聚集灣區海洋創新要素,打造“廣深港”海洋科技創新走廊。

“深惠汕”海洋產業發展走廊:整合鹽田區、大鵬新區、深汕合作區山海空間資源,聯動惠州濱海區域,統籌布局海洋特色產業與重點支撐要素,打造“深惠汕”海洋特色產業走廊。

科技金融服務集聚區:以前海-蛇口自貿區為核心驅動,包含南山區、福田區。發揮創新資源、智力資本、高端配套高度集聚的優勢,發展成為以海洋現代服務、海洋科技研發為主導的區域。

新興產業引領區:包含前海合作區北部片區、寶安區。圍繞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核心產業園區,重點布局海洋電子信息、海洋高端裝備、海洋新能源等產業集群,聚焦關鍵智能設備制造,形成海洋新興產業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條。

其中海洋新城(含中歐藍色產業園)重點布局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海洋智能設備與精密零部件制造、海洋新能源產業;大鏟灣片區重點發展海洋科技服務、海洋裝備檢測、遠洋漁業、綠色智慧港功能;依托國際會展城促進海洋新興產業對外開放與展示交流;依托寶安區提供新興產業配套支撐。

科教產城融合示范區:包含鹽田區、大鵬新區。重點布局海洋基礎科研及高等教育功能,發展港口航運、海洋生物產業、濱海休閑旅游等特色產業。

深汕產業拓展區:包含深汕合作區小漠、鲘門片區及江牡島周邊區域,重點引導海洋科技成果在深汕合作區實現產業化落地。

高等教育建設

推進海洋大學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的世界頂尖海洋大學,構建“強交叉、大綜合”的新型特色學科體系,培養海洋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打造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匯聚地。加強與國內外高校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加快海洋大學校園工程建設。

加快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深圳海洋研究院等機構;加快推動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建設優勢特色海洋學科。

組建深海科考中心

全面推進深圳深??瓶贾行慕ㄔO。聚焦深??茖W與前沿、深海能源、深海生物資源、深海礦產資源四個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加快選址規劃和工程建設。

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積極踐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大力開發國際海洋經濟,以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核心,致力成為符合國際開發性金融共識和實踐的金融機構。

推進高端金融服務提升。爭取以前海為中心,積極創建藍色金融改革試驗區。

港口航運

加快建設深圳國際船舶燃料加注中心。

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體系建設,拓展組合港網絡,加強深圳東西部港區與汕尾、惠州、中山、江門、珠海等城市的聯系。

探索研究推進國際船舶登記和配套制度改革,推動設立國際船舶登記中心。

濱海旅游和海洋文化體育發展

加快海洋博物館、深圳歌劇院、國深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小梅沙海洋館等文化設施建設;推進西涌、鹽田梅沙、深圳河入??跐竦?、海濱文化公園二期、前海石公園等海岸帶的治理建設;開展沙灘浴場、海岸公園規劃建設。

推進中國郵輪旅游發展試驗區建設,打造集郵輪、旅游、文化、商貿、物流為一體的創新型智慧郵輪母港,增加國際班輪航線,打造“海上看灣區”、五星旗游輪船隊等項目。

探索推進粵港澳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設,推進濱海地區旅游口岸和設施建設,推動建設公共游艇碼頭,研究在大亞灣壩光、新大等片區科學規劃選址建設海上休閑和客運碼頭。

探索構建環大鵬灣/印洲塘生態旅游圈和跨境海上交通體系,推出深港東部濱海休閑度假等一程多站跨境旅游產品,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旅游合作區建設。

提升海洋體育活動普及率,建設鹽田海洋體育“一中心三基地”、大鵬國家級水上(海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

海洋科技創新生態鏈

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技術與工程應用、聚焦深??茖W與海工前沿技術、聚焦海洋資源與能源開發技術、聚焦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技術。

聚焦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技術。

推進海洋綜合試驗場規劃建設。研究在深汕、大鵬、南山等海域建設國際一流的海洋綜合試驗場。

打造國際一流的特色創新載體。支持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等,深化產學研結合。

海洋新興產業新動能

大力發展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拓展電子信息多領域應用場景;突破??铡⑺峦ㄓ?、海洋大數據等核心技術;聚焦核心智能設備國產化。

推進海洋工程和裝備業智能化:推進海工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發展;提升海工配套運營服務與市場拓展能力。

提升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推動海洋生物產業要素集聚;實施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倍增計劃”。

積極發展海洋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和應用示范;布局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興領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可再生清潔能源電力技術開發與創新。

海洋油氣和礦產資源開發能力、海洋漁業

積極爭取油氣龍頭企業在深圳設立區域總部,帶動相關產業共同發展。

加快海洋礦產勘探開采和技術研發。

規劃建設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加速布局海外遠洋漁業基地,提升遠洋漁業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國際話語權。

籌建深圳市現代漁業(種業)創新園,打造水產種質遺傳育種中心。

【樓市大事】?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海洋大學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