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是短視的,只看當下,都想回到往日的繁榮時光里。短期來看,樓市下行,對誰也沒好處。所以,盼望樓市回升甚至反彈的人很多。當政策紓困時,都將其與過去類似的場景進行比較。但我們要有清醒認識。首先,紓困也好,刺激也罷,都在需求端,但不要過分夸大效力。?
比如,“降首付”確實是為了“穩樓市”。因為,內地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陰跌了2年多了,庫存積壓疊加人口外流,這時候還堅定要買房的,只有剛需。比如返鄉置業的騎手小哥。于情于理,“降首付”是合理的,但誰也沒考慮到增加月供的壓力,希望他們一切安好。
其實,明面上銀行“降首付”不算什么,暗地里的“分期首付”、“一成首付”早已風起云涌。為了回籠現金流,開發商墊首付比較普遍。據悉,包括深圳在內,“一成首付”已不再稀奇。
其次,“降利率”,更多是新增樓市需求不足,而按揭額度增加的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累積的按揭申請件處理完以后,新增的市場需求有限。簡單講,資金供應多了,利率就下來了。據悉,經營貸政策寬松了,也無人申請。就連市場很好的上海,近期都要求“保證房貸增速”。
02.
說明什么問題呢?當下的市場需求還比較孱弱,這不是周期性的!
一是,疫情常態化多點散發,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這些家庭勞動力主要在服務業行業就業;
二是,新增購買力在減少:
近年來,每年畢業大學生超過了千萬,但部分通過學校與畢業生簽訂臨時性就業保障合同來緩解壓力。2021年1-11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5.4%下行至5.0%,表明勞動力市場運行平穩。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內16歲-24歲的年輕人調查失業率卻由12.7%上升至14.3%。
三是,對未來收入增長的樂觀預期下降,導致購房延后或遲遲不定;
四是,增量購房者,很多有購房經驗,或身邊人有購房經驗,對樓市本質和風險有了一定認識;
五是,貨幣寬松,刺激的是豪宅型改善:
當政策開始糾偏,特別是信貸投放增加、利率下降,最先好轉的,就是本地高端改善需求。主城區100平米以上的改善新盤,交易比較好。近期,廣州天河、白云、荔灣、越秀的高端新盤,賣的都還可以。所以,當下與2020年疫情后有點類似,預期好轉,最先回升的就是豪宅。
但是,本地富裕一族驅動的豪宅改善,其容量是有限的。一方面,該改善的,基本在近年來都改善了。其他人,或受生意不景氣的影響,或對當下樓市風險有新認識,也不太愿意出手。
也就是說,當下只是一小塊樓市在回升,這是個“小眾市場”,整體樓市并未呈現回升的態勢。特別是,受二手房市場不景氣和價格下跌,交易周期拉長、交易對手減少,一般改善型需求(或稱“剛改”、“賣一買一”)難以實現。廣大新市民、外來人群的購房需求未轉化為現實。
03.
近期,我在珠三角某熱點三線城市調研,發現開盤“成交幾套”的情況很多,甚至還有“零成交”的。據悉,很多城市連續兩周“0新開”。顯然,市場距離回升,還有一段距離。從去年四季度,政策就開始糾偏,信貸額度寬松、利率降了,國家和各地的暖風不斷吹,為啥市場不回暖?
因為,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要看到這“四個回不去了”:
一是,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回不去了;
二是,對未來收入增長的樂觀預期,一時半會兒也回不去了;
三是,開發商加杠桿“快周轉”和購房者“加杠桿”炒房,回不去了;
四是,地價對房價的推動,回不去了。
需求端的這種巨變,直擊開發商的營銷底線。據說,深圳主城區羅湖出現15%傭金的一手房。總價400萬元起、最高3328萬元的辦公產品,成交一套傭金最低60萬元起,最高500萬元。即便這是個案,但全民營銷,4%-6%的傭金費率,在深圳很常見,可見當下購買力之弱。
當下,還要重視供給端的沖擊。
民企信用風險爆發的傳導效應,還未結束。地價推動房價上漲,這是前兩輪樓市回升的因素,但民企信用風險繼續存在,傳導至土地市場,導致流拍和低地價,還在發生。截止2月22日,今年以來CRIC重點監測的98個城市流拍率達20%,其中1月流拍率接近25%的高位。
圖:2022年1-2月住宅用地招拍掛流拍率TOP10城市
信用風險除了在土地端的傳導,在銷售端,開發商“要錢不要貨”的銷售行為,導致了大幅度的打折促銷,對片區房價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市場本來就低迷,一旦周邊有競品在打折,其他開發商只有“被動跟進”的選擇。這對于疲弱的樓市市場預期,有比較大的沖擊。
供給端的沖擊,傳遞到需求端,就是房價還會下降的信號。
供給端的沖擊,還遠遠不止于此。這幾輪樓市起起落落,對購房者是一個教育和“再教育”的過程。他們自己或身邊親朋都有參與房子買賣的經歷,不再輕信過去那套營銷話術。開發商和渠道方合謀,炒作規劃藍圖,驅動房價上漲預期,帶動需求入市的模式,很難奏效了。
因為,很多城市新區規劃并未落地,公共配套也不完善。更夸張的是,房子都已交付了、可以入住了,但小區通往外面主干道的道路都沒修好,導致片區實際入住率很低。實打實的感受,經口口相傳,就導致后續的購買力用腳投票。近期,這些區域的房價,明顯在下跌。
04.
近期,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負責人表示,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時隔幾年,管理層再次強調滿足改善性需求。
一方面,很多城市,改善需求確實是主力;另一方面,改善需求能帶動房子循環,比如“賣一買一”的置換需求,這樣的連環單能帶動多套房屋交易,這也是行業良性循環的重點。更重要的是,管理層希望需求端能保持一定的活躍度。唯有此,才能解決供給端的沖擊。
目前,民企融資困局并未獲得改善,無論是開發貸,還是債券發行,金融機構顯然還很謹慎。近期,民企多筆ABS、信用債借新還舊終止。貨幣寬松了,但資金在往央企國企走。對央企和國企來說,貨架上的資產包太多,有得挑有得選,“招拍掛”性價比也高,他們不會貿然出手。
而且,近期央行和地方的政策紓困,貌似讓很多民企又看到了希望:“再撐一撐,春天就來了”。所以,有的不愿意割肉,不愿意把優質資產拿出來買。由此,就造成供給端沖擊持續存在。當樓市需求面好轉一些了,無論是民企開發商自救,還是收并購,條件都會成熟很多。
因此,國家政策調整,目的是很強的,創造讓行業良性循環的大環境,但又是極其小心的,擔心房價再次上漲,讓當下畸形的需求端,疲弱的消費和內需,扭曲的經濟結構雪上加霜。因此,住建部再次強調“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和協調性。”
總之,政策端的目標很明確,保穩定、保行業,而不是救市或救企業。政策端不會放大招,需求已不復當年之勇,供給沖擊還會繼續存在。樓市低位徘徊的局面,可能要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對當前樓市形勢要有清醒的認識2022-02-27
- 網友爆料:光明城站旁新盤,取名“中海觀園”!限價4.44萬/平2022-02-27
- 2025年,羅湖中小學基本集團化!教育十四五規劃公布2022-02-27
- 太原:龍山細化防控措施 青龍古鎮閉園消殺2022-02-27
- 今后五年呂梁工作這么干2022-02-27
- 北京冬殘奧會 氣氛漸濃 進村開訓2022-02-27
- 太原市檢察院發布去年主要辦案數據 17人妨害疫情防控被起訴2022-02-27
- 春運落幕,這些瞬間溫暖高明人!2022-02-27
- 石林縣2022年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2022-02-27
- 保交房、保開業!安寧萬達生產動員誓師大會舉行2022-02-27
- 德州兩會|王峰代表:為新德州添彩,三張特色名片背后的樂陵底氣2022-02-27
- 準載1人的三輪車擠了7人,小女孩無處可坐,竟“塞”在了駕駛位上2022-02-27
- 防城港市港口區27日繼續開展區域核酸篩查2022-02-27
- 太原市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隊:分秒必爭戰疫情 全力以赴護并州2022-02-27
- 兩會觀察|增強城市魅力,六位人大代表獻計芝罘“一核突破”2022-02-27
- 發送旅客463.85萬人 杭州鐵路2022年春運收官2022-02-27
- 冷水清到治安卡點檢查督導工作2022-02-27
- 德清縣檢察院一起人臉識別信息案入選省網絡執法典型案例2022-02-26
- 區領導赴康橋、航頭開展大走訪、大排查【促發展保安全】2022-02-26
- 江蘇揚州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為“產業科創名城”建設聚力賦能2022-02-26
- 中簽率45.43%!海南最新一期小客車搖號結果出爐2022-02-26
- 朗盛資本劉鈞:股票投資者成長的六個階段2022-02-26
- 朗盛資本劉鈞:一個具有企業家精神的證券分析師2022-02-26
- 常德首家A級景區免費對外開放2022-02-26
- 全市首例!岳陽一對姐妹“換髓”成功2022-02-26
- 廣州地鐵一號線將升級改造2022-02-26
- 春運期間西安咸陽機場累計保障航班約1.1萬架次 運送旅客約129萬人次2022-02-26
- 邯鄲市復興區:常態化推進文明城市建設 助力西部生態新城發展2022-02-26
- 廣州黃埔:創新社會治理形式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2022-02-26
- 樓棟電梯檢測陽性!天津機場確診病例屬奧密克戎變異毒株……20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