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終止“雙反”措施引港股啤酒股普漲,行業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釋放

8月7日,港股啤酒股迎來普漲。包括百威亞太(01876.HK)、青島啤酒股份(00168.HK)、香港生力啤(00236.HK)、華潤啤酒(00291.HK)、華潤啤酒-R(80291.HK)等在內的多家啤酒企業股價都有不同程度地浮動。


(相關資料圖)

截至今天港股收盤,百威亞太報收18.38港元,漲3.72%;青島啤酒股份報收69.2港元,漲1.39%;華潤啤酒報50.15港元,漲0.3%;華潤啤酒-R報46.1港元,漲0.44%。

消息面上,上周五(8月4日)商務部宣布,自2023年8月5日起,終止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即取消“雙反”措施。

據悉,中國于2020年5月起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為期5年。今年4月,應中國酒業協會申請,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的必要性進行復審。

針對上述消息,中信建投表示,本次終止對澳麥的雙反稅收政策,有望緩解2024年啤酒企業原料成本壓力,疊加包材成本下行,啤酒企業2024年利潤有望表現一定彈性。國聯證券亦表示,預計澳麥“雙反”取消或對2024年啤酒企業成本端改善更為顯著。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國和消費國,啤酒生產最主要的原料是大麥,約占總生產成本的15%,中國大麥供給高度依賴進口,2020年進口大麥數量占比達90%,進口大麥價格的變動對啤酒生產成本影響較大。澳大利亞曾是中國進口大麥的最大來源地,自“雙反”措施實施后,國內廠商轉向進口法國等國家的大麥,大麥進口均價上行明顯,導致生產成本壓力增加。

2022年1-9月,國內進口大麥價格的平均漲幅在26%左右,且未看到明顯的下降趨勢,當年12月更是迎來410美元/噸的歷史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3年,國內進口大麥價格開始回落,6月進口均價約347美元/噸,同比下降4.4%。“雙反”稅收取消后,國內麥芽加工企業、啤酒生產企業成本壓力將進一步得到緩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啤酒行業整體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相對于白酒、葡萄酒產量下滑的現狀,啤酒行業似乎并未受經濟周期影響。產量方面,啤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在2022年的產量依然總體向上,雖然尚未恢復到2019年3765.29萬千升的水平。過去一年,納入到國家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以上啤酒企業334家,完成釀酒總產量3568萬千升,同比增長1.06%。人均占有量25.27升,比上年人均增長約0.1升。2023年上半年,啤酒行業產量進一步延續上升趨勢,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1928萬千升,同比增長7%。

銷量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規模以上啤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175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利潤總額約225億元,同比增長20%。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約8.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6%。較2019年,啤酒行業規上企業的利潤總額增長了69%,接近翻倍。

另據已披露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二季度百威亞太收入增長超過20%,其中創新產品的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超高端品類的銷量實現雙位數增長。該公司表示,在持續拓張高端及超高端的地域分布上,計劃在2025年時將目前的230個分銷地級市數量增長到250個,而其中超高端分銷地市級將從60個增長至80個。

香港生力啤亦指出,公司上半年營收約4.16億港元,約合3.83億元,同比增長32.9%;毛利達1.6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6%,毛利率為39.6%。(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 陳偉納)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