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培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兩業融合(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正持續深化。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通過兩年來的試點示范,消費品工業、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工業等重點行業領域取得突出進展,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激發。下一步,將以試點企業為突破口,著力培育一批產業鏈控制力強的龍頭企業、鏈主型企業、行業骨干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聯動融通。
制造業重點領域進展突出
(資料圖)
兩業融合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組織開展了兩批兩業融合試點,確定了40個區域和80家企業,鼓勵融合實踐。
兩年多來試點成效如何?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試點以來,各地區各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技術賦能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服務嵌入促進產業基礎再造提升,“制造+服務”疊加優勢顯現,形成了“融合+創新”組合效應,推動融合發展起勢見效,消費品工業、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工業等重點行業領域進展突出。
在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杯牛奶的生產可以回溯到一棵牧草的種植。
“從上游的牧草種植、奶牛培育到下游的生產研發、加工銷售……乳業的全產業鏈環節都可以實現‘智慧化’管理。”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智能化轉型,提升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一座智能工廠每天能生產出1200噸、600萬包產品,滿足400萬人的日飲奶需求。智能系統的覆蓋還可以有效監測安全風險,實現生產制造各環節信息數據的全方位透明可追溯。
不只伊利,越來越多制造業企業正展開積極探索,從單一生產制造向“制造+服務”模式轉變,推動價值鏈延伸,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例如,在消費品工業領域,海爾集團、佛山維尚、石家莊君樂寶等探索發展個性化定制、工業文化旅游等新業態模式,分別通過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全屋定制創意設計服務、發展“旅游+”休閑牧場等模式,實現品牌化升級。
在裝備制造業領域,徐工集團、河南宇通重工、中國中車株洲所等探索現代供應鏈管理、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業態模式,打造“產品銷售+售后維保”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從提供“產品”走向“產品+服務”。
在原材料工業領域,包鋼集團、贛鋒鋰業圍繞稀土、鋰材料等領域打造“一站式”服務和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循環回收產業生態鏈,加速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此外,在試點過程中,多元主體積極融合創新,鏈主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平臺型組織發揮資源技術優勢,產業集群發揮集聚效應,促進了兩業相融相長,持續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例如,安徽豐原集團作為鏈主企業,整合資源搭建生物基材料技術研發、綠色制造、交易體驗等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研發、生產、供需等環節融合發展,帶動產業鏈企業共同提升。
政策體系持續完善
“當前,制造業向研發設計、售后服務等不斷拓展延伸,服務業開展供應鏈物流、信息服務等模式創新,兩業融合已經成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中國高端制造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說,尤其是在產業基礎再造提升和產業鏈現代化中,兩業融合既能夠通過供應鏈協同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又能夠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快速產業化。
事實上,“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組織開展了兩批兩業融合試點,確定了40個區域和80家企業,鼓勵融合實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推進兩業深度融合,從鼓勵創新用地供給,到加強優質項目培育,再到引導金融機構優化服務機制等,政策環境、機制體制持續改革完善。
“其中,在土地供給方面,政策鼓勵創新用地供給,探索功能適度混合的產業用地模式。”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負責人說,比如自然資源部推進工業用地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和彈性年期供應,推動土地使用年期與企業活躍期相適應。浙江杭州高新區推行土地“化零為整”,打造集研發制造基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服務設施于一體的“工業綜合體”。
項目支撐方面,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優質項目培育。如工信部組織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加快共享制造類示范平臺、共享制造示范項目培育。天津經開區對兩業融合重點項目實現動態跟蹤管理,目前已納入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等130余個重點項目。
聚焦市場主體培育 進一步提升融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兩業融合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其融合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
“在融合主體方面,目前多數制造業企業仍以生產制造為主要發展模式,服務環節拓展不夠充分,鏈條延伸相對有限,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開展融合探索積極性不高。此外,部分企業重技術引進,輕研發應用,智能化水平總體有待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負責人說。
對此,下一步將聚焦市場主體培育,加快形成一批引領帶動作用強的融合型載體。其中,以試點企業為突破口,著力培育一批產業鏈控制力強的龍頭企業、鏈主型企業、行業骨干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聯動融通。以試點區域為主陣地,加強先進制造業基地與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對接合作,支持建立特色鮮明的兩業融合公共服務平臺。
同時,將聚焦重點領域突破,分類探索制造業融合路徑,提升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支撐能力,推動發展科技咨詢、中試孵化、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科技中介服務,支持研發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領域關鍵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外,將聚焦關鍵要素保障,持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協同推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深化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培育,推進制造服務業主體培育行動,并在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加強制造服務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同時,統籌考慮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產業基礎、融合發展優勢,引導更好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該負責人說。(汪子旭 郭倩)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環球微頭條丨兩業融合持續深化 著力培育一批龍頭企業2022-09-13
- 舉杯邀明月,共赴中秋約!博雅互動《博雅麻將全集》與你歡度團圓佳節2022-09-13
- 【WAFI大咖對話】樊勝根·付文閣:未來農業讓食物更營養、更健康、更低碳、更安全2022-09-13
- 如何排解負面情緒?博雅互動這幾款休閑神器了解下2022-09-13
- 平安健康公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40%2022-09-13
- 沈陽:到明年新建公辦幼兒園173所 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45所2022-09-13
- 全球即時:鄭傳記在全市大氣污染治理視頻調度會議上強調 堅決打贏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2022-09-13
- 最新:張強在研究我市風電發展情況專題會議上指出 推動風電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2022-09-13
- 世界熱議:邢東新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項目竣工驗收2022-09-13
- 天天新動態:節約集約高效用地讓有限土地發揮最大價值2022-09-13
- 全球觀速訊丨宋華英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軍座談2022-09-13
- 動態:遼寧下發通知 嚴禁擅自改變養老服務設施土地用途2022-09-13
- 動態:打井隊進村抗旱2022-09-13
- 世界最新:山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4例2022-09-13
- 前8月連云港東海電商網絡銷售額達195億元 同比增幅30.9%2022-09-13
- 南京金洽會溧水共簽約28個重點產業項目 總投資291億元2022-09-13
- 中秋假期南京62家餐飲企業共實現銷售額7526.8萬元 同比增長9%2022-09-13
- 南京高淳區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全力拼出發展“加速度”2022-09-13
- 前8個月汽車產量達1696.7萬輛 同比增長4.8%2022-09-13
- 中秋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340.9萬人次 同比下降16.7%2022-09-13
- 中秋節假期北京鄉村游累計接待游客121.5萬人次 營業收入1.79億元2022-09-13
- 環球精選!配套45班九年制學校,南山南油地區多地地塊規劃調整2022-09-13
- 環球今熱點:多個房企8月業績發布!招商前8份銷售額1665.63億 ,新增1個項目2022-09-13
- 世界微速訊:74.6公頃,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總部基地一期國際設計來了2022-09-13
- 當前視訊!內環南線與內環東線互通立交首墩澆筑成功2022-09-13
- 天天快看:錦州全面實施“興錦人才計劃”打造遼西創新高地2022-09-13
- 環球快資訊:揚泰機場首開全貨機航線,近百噸大閘蟹“坐飛機”飛各地2022-09-13
- 前沿資訊!廣東中山發揮優勢搭建平臺 培育大灣區中醫藥產業基地2022-09-13
- 環球焦點!三明金牛水泥:生態優先 向“綠”而行2022-09-13
- 【世界聚看點】安全隱患“偵探”,幫350噸行車安上尖銳“眼睛”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