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在碳減排支持工具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專題方面,《報告》提到,截至2022年3月,人民銀行向有關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1385.6億元,支持金融機構在2021年7月至12月發放符合要求的碳減排貸款2309.2億元,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支持了1969家(次)企業的項目建設。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我國大力推進綠色發展。金融機構也以碳減排支持工具為抓手,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的方式加速落地相關項目,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專家表示,隨著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廣使用,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后,將有效提升金融系統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有助于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穩步推進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強化相關信息披露質量。
(資料圖片)
商業銀行如何積極融入“雙碳”戰略,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進而在碳減排重點領域發揮作用?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支持重點領域
人民銀行去年印發的《關于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碳減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支持21家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基礎上,向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三個領域內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碳減排重點領域貸款如何實現增量、擴面、降價?興業研究首席綠色金融分析師錢立華認為,碳減排支持工具本質屬于綠色再貸款的一種,精準支持碳減排三大重點領域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中的項目,該支持工具的規模并未明確,只是提出按照碳減排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即設定了0.6的杠桿率,且不設上限,預計碳減排支持工具將成為支持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重要貨幣政策工具。
“從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效果看,相較于傳統的基礎貨幣投放,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規避了總量型貨幣政策工具下可能產生的商業銀行‘惜貸’現象,不僅提升了銀行放貸的能力,同時以‘先貸后借’的激勵相容機制提升了銀行對碳減排領域的放貸意愿,凸顯了精準直達的優勢。”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在貸款利率方面,碳減排貸款利率應與同期限檔次LPR大致持平,起到定向降低減碳企業貸款利率的作用;而對于金融機構,碳減排支持工具利率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屬于目前最低的再貸款利率,也可降低金融機構綠色貸款的資金成本。
為促進綠色轉型,人民銀行于2018年將優質綠色債券和貸款納入中期借貸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圍,并在去年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個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發放1827億元,支持銀行發放碳減排領域貸款3045億元,帶動減少碳排放超過6000萬噸。
郵儲銀行有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碳減排貸款將專項用于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銀行將定期披露碳減排貸款相關信息,持續發揮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積極作用。今年一季度,郵儲銀行在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幫助下,合計向101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超59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11%,帶動的年度碳減排量為11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碳減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用增量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從而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金融機構應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融資支持,助力國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
加快產品創新
碳減排支持工具創設以來,金融機構積極優化內部機制流程,創新產品服務,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見效。為優化信貸服務,金融機構紛紛推出專項產品服務。專家表示,專項產品服務是商業銀行落實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動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重要環節。
興業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為帶動更多企業實現碳減排,興業銀行今年以來加快碳減排掛鉤貸款復制推廣,全行落地多筆碳減排、“碳足跡”掛鉤貸款,將貸款利率與發電量、用電量、“碳足跡”等項目要素掛鉤,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人民銀行口徑清潔能源產業綠色貸款余額達1114億元,較年初增長45.84%。風電光伏貸款余額576億元,較年初增長96.5%。“下一步,興業銀行將充分利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政策紅利,加大對碳減排信貸產品服務力度,引導經濟社會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
為拓展綠色投融資發展空間,農業銀行持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構建了涵蓋綠色信貸、綠色消費、碳金融等在內的多層次、立體化業務體系。《報告》提到,農業銀行針對碳減排企業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生態修復貸等創新業務品種。截至2021年年末,農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余額1.9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6%,綠色債券投資余額88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0%,年內承銷綠色債券27期,募集資金440億元,為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來,金融機構加快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重大項目庫、創新系列綠色金融產品,加大對整個綠色低碳領域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綠色貸款、綠色債券規模快速增長。《報告》顯示,2021年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為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0%,增速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1.7個百分點。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等服務碳減排領域的專項產品不斷豐富。截至2021年年末,全國綠色債券余額達到1.1萬億元,同比增長27.9%。
王遙表示,去年我國綠色貸款增長突出,其存量規模居全球第一位,展現了我國金融市場長期投資理念與綠色投研能力的提高,這也將有效發揮政策示范效應,引導更多資金流入低碳減排投資,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資金保障。
強化政策協同
在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帶動下,金融機構對碳減排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對促進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穩步下降起到重要作用。《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別下降2.7%、5.6%,清潔能源消費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煤炭消費占比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以減少碳排放量為主要衡量標準,以金融機構自主決策為前提,對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不同類型企業一視同仁提供碳減排貸款,將有效提高碳減排貸款發放的公平性,特別是能夠為中小型低碳企業融資提供便利。王遙表示,這樣既有利于管理資金流向、降低信貸風險,也能避免對傳統高排放行業的盲目抽貸斷貸,保障了能源的總體供給能力,更好發揮了金融對綠色低碳的支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在助力綠色發展中也面臨著困難和挑戰。《報告》顯示,碳減排支持工具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比如,專業性較強的碳核算、環境信息披露等工作增加了金融機構的人力、管理、系統開發、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成本,目前針對碳減排貸款的財政貼息、獎勵等配套政策措施不足,政策協同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為豐富配套激勵措施,此次《報告》建議,推動財政部門通過貼息、稅收減免等措施,對積極投放碳減排貸款的金融機構予以激勵,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金融管理部門加強碳減排支持工具政策宣傳、解讀和典型案例推廣,豐富綠色金融配套激勵,提高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發展的積極性。
環境信息披露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綠色金融的發展步伐。人民銀行去年發布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對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頻次以及應披露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等提出明確要求。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碳減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機構按季度公開披露其發放的碳減排貸款金額、利率、支持項目數,以及貸款帶動的碳減排數量等信息,人民銀行將會同其他部門和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披露信息進行核實,公眾知悉并對此進行監督也十分重要。
王遙建議,政府部門間需要加強現有機制的聯動與協同。雖然碳減排支持工具的相關規定已經明確金融機構需要提供項目的碳減排數據,但相關的碳減排數據測算依舊缺少清晰的技術標準。鑒于生態環境部已對碳減排數據測算形成了眾多方法學,建議部門間做好碳減排測算方法的協同,保障我國碳減排基礎數據的可比性。此外,為了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效率,建議健全部際信息通報機制,各部門積極共享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相關的項目、排放、融資、監督執法等信息,以為政府的戰略研究、決策制定提供基礎支持,強化政策協同,發揮“幾家抬”合力作用。
另外,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領域主要是三大重點領域,發放對象暫定為全國性的金融機構,大量中小銀行還不是此工具的發放對象。專家還建議,進一步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覆蓋面,向符合相關要求的地方性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向更廣范圍內碳減排領域重點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更有力促進低碳轉型。(王寶會)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全球獨家】撬動更多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領域2022-07-19
- 速讀: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2022-07-19
- 6月泰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 CPI同比上漲2.1%2022-07-19
- 泰州靖江汽配企業以“智造選手”新身份 搶跑“智改數轉”新賽道2022-07-19
- 蘇州配眼鏡哪里好?知道這些才能不被不良眼鏡店坑!2022-07-19
- 6月天津經開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27.2億元 同比增長16.7%2022-07-19
- 天津港保稅區千萬元購車補貼活動開展一個月 總銷量達4465臺2022-07-19
- 世界速遞!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異地就醫可直接結算2022-07-19
- 每日快播:市區綠化提升工程建設如火如荼2022-07-19
- 即時看!市委網信辦開展網絡文明進社區活動2022-07-19
- 當前頭條:政務服務宣傳活動進社區2022-07-19
- 全球動態:第三屆省人工智能機器人實踐交流活動在我市舉辦2022-07-19
- 環球觀天下!甘肅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今年上調4%左右2022-07-19
- 天天日報丨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二期開工建設 預計2024年6月建成投運2022-07-19
- 天天新資訊:建立可替代總量“指標池” 破解環境要素保障難題2022-07-19
- 每日消息!以干強兵 以考練兵2022-07-19
- 天天最新:鴻路鋼構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2022-07-19
- 實時:淇濱區長江路街道福興社區“12345”工作模式高效推動“五星”支部創建2022-07-19
- 世界快報:急難愁盼| 網友反映夜間兒科值班醫生少 貴州黔東南:加強兒科人才培養引進2022-07-19
- 上半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22.9億元 同比增長28.6%2022-07-19
- 太原古交宋家莊村發展田園綜合體 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平穩發展2022-07-19
- 太原制定發展措施 推進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和新型儲能利用 2022-07-19
- 寧波啟動制造業投資“百日攻堅”行動 力爭第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速達30%2022-07-19
- 上半年江蘇外貿進出口總值2.64萬億元 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3.3%2022-07-19
- 南京秦淮區累計挖掘出3600多個停車泊位 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2022-07-19
- 南京雨花經開區持續開展“五送五助”行動 為五類特殊群體解憂排難2022-07-19
- 南京江寧不斷釋放出“總部效應” 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輻射力和影響力2022-07-19
- 上半年北京市房地產開工竣工面積雙降 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跌2022-07-19
- 2022年上半年冰箱市場零售量為1507萬臺 同比下滑5.5%2022-07-19
- 上半年北京住宅銷售面積為329.9萬平方米 下降20%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