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區累計挖掘出3600多個停車泊位 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

對于地處主城核心的區而言,破解停車難是歷年來為民辦實事的重點。記者昨天從秦淮區城管局獲悉,該區通過新建、共享等多種手段,今年又累計挖掘出3600多個停車泊位,一些被“停車難”困擾多年的老舊小區居民正逐步感受到停車的便捷。

居住在雙塘街道來鳳新村小區的居民卞穎,近幾個月下班后都是把車停在距家步行5分鐘的國創園。每天晚8點到次日早8點以及4個雙休日,每月一共250元的共享停車費,“此前都是停在路邊,收費標準是6元1小時,最多時1天需要七八十元。”卞穎說,有了共享車位,她每月省了一大筆錢。

雙塘街道來鳳社區書記魏萍介紹,社區共有6個老舊小區,在全部完成改造后,每個小區都增設了40到120個泊位,但仍遠遠滿足不了居民的停車需求。“國創園共享泊位開放后,社區內有40個業主將車停了進來。另外,明城墻沿線一拆遷地塊打造成停車場后,又提供了82個泊位。”魏萍說,停車泊位的不斷挖掘,不僅讓居民間的矛盾少了,小區周邊道路的秩序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據悉,國創園現有機械車位及地面自走車位共640個。國創園金基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馮偉偉介紹,目前園區企業登記的固定停放車輛共有879輛,加之園區餐飲商戶就餐臨時停放車輛和園區企業訪客臨停車輛,園區停車壓力比較大。但他們通過走訪摸排發現,周邊居民的停車需求時間大多集中在下午6點至第二天早上8點30分左右及節假日全天,而園區企業的停車需求大多集中在工作日早上的8點30分至下午6點左右。為響應市、區、街道共享停車的政策號召,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經多方論證后,園區確定通過錯峰方式開展車位共享,前期先拿出100個車位對附近小區居民共享,截至目前,已解決周邊來鳳街社區及五福街社區居民70余輛車的停放問題。

“老舊小區多,背街小巷窄,人口密度大,居民停車一直是老城區的‘老大難’。”雙塘街道城市管理部干事王新萌介紹,為破解這一難題,街道積極挖掘共享資源,今年已開放150個共享泊位,與此同時,街道還在充分利用閑置地塊增加停車資源供給,目前來鳳街第二機床廠改造、豆腐坊一棉廠改造、鳴羊街閑置用地改造等都正加速推進。

秦淮區城管局副局長呂劍告訴記者,該區今年已完成25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內部停車場錯時開放共享,累計共享187個泊位,同時3處國企類公共停車場開放了652個共享泊位。該區還結合項目建設,不斷增加公共停車場建設,今年已完成新備案公共停車場14個,增加對外經營停車泊位多達2988個;在矛盾突出片區,則新建了多處立體停車場,包括旭光西路立體停車場、江寧路立體停車場等,即將釋放500個泊位。“目前,還正在試點開發物業小區泊位資源,第一批40家已填報相關信息,我們將聯合技術公司對泊位共享的物業小區進行方案公示和現場改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物業小區停車泊位的利用率。”呂劍表示。( 顧小萍 嚴玲 田詩雨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