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全國第一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夏驊

5月17日下午,北京2023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報告會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信息通信行業實現良性發展,截至4月底,北京已建成5G基站9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全國第一。

漫步國家植物園,游客掃掃碼就能實時聽到眼前植物“說話”、市民在家里能體驗2000兆寬帶帶來的全屋智能便捷生活、在路上能看到無人駕駛配送車的身影……近年來,北京數字基建的快速發展給市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少林會上表示,截至4月底,北京市已建成通信基站31.3萬個,其中5G基站9萬個,占比基站總數28.7%,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全國第一。北京移動用戶數3953.5萬,其中5G用戶數1585.3萬戶,占總數近4成,5G手機終端連接數2214.1萬個,占總數超過六成。物聯網終端用戶數1.4億,IPTV用戶數420.5萬;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達1033.2萬,其中千兆用戶數累計達到175.1萬,占總數17%。

蘇少林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推行“241+”網絡優化行動,推動地鐵、重點商圈和景區等區域5G網絡高質量覆蓋;強化“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推動5G在交通、醫療、教育、文旅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前瞻布局6G潛在關鍵技術。

當前,通信行業發展迅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算力網絡、6G進展等概念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大會上,專家學者也對熱點問題做演講和交流。

中國信通院云大所所長何寶宏在做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趨勢主題匯報時說:“所有領域,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次。”他表示AI在圖像、音頻、視頻制作上有顯著優勢,并詳細介紹了大模型帶來的技術、心理和社會的挑戰。比如技術上可能帶來算力資源、模型部署等挑戰;從社會角度來看,會導致部分工作被取代,以及能量消耗、隱私泄露、放大偏見等問題。

6G的發展也引發專家學者關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劉光毅表示,我國自2018年啟動6G技術研發,總體上與全球保持同步。6G研發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8年至2025年,為6G愿景需求研究、潛在關鍵技術研究和6G概念系統設計;第二階段為2025年至2030年,是6G標準制定、產業推進及應用培育階段。

對于6G的標準化,他建議要在自身加強理論突破、關鍵技術攻關同時,也要關注國際研究方向,吸納和融合國際先進技術,加強與歐盟和日韓在6G領域的項目合作,積極吸納外國企業加入中國的研發體系。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