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傳統文化薪火傳!深職院非遺共創團隊攜景泰藍走進深中校園


(資料圖)

“上膠—捋絲—掐絲—上琺瑯—點藍”,一件件精美的《千里江山圖》景泰藍畫作在同學們的手上慢慢呈現出來。近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非遺共創的志愿者團隊走進深圳中學,將國粹景泰藍帶到初一新生的軍訓課堂上。同學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景泰藍的制作體驗活動中親身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中,來自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的教師徐明明介紹了非遺共創的價值意義和所承載的“文化強國”使命。非遺景泰藍大師彭麗興詳細講解了非遺景泰藍的歷史文化,并通過“現場示范+視頻演示”的方式為同學們呈現了嚴謹的制作教學過程。同學們既深入了解了景泰藍非遺文化的歷史,又近距離學習了非遺大師的高超技藝,還親自動手制作了精美的景泰藍作品,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非遺課。

這已經是深職院非遺共創團隊今年以來開展的第8場活動了。團隊成員帶著非遺文化進社區、進校園,與社區居民、中小學生一起制作景泰藍裝飾品、掐絲琺瑯畫、二十四節氣圖等文創作品,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活化。

據悉,深職院非遺共創創客團隊成立于2021年10月,由藝術學院教師徐明明與經濟學院教師鄭永森共同指導,是一個以高校學生為主體、“高校師生+非遺大師+企業”共創的團隊。團隊依托經濟學院非遺創新協同中心和藝設學院實訓室,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深化美育教育,培育青年學生感受美、創造美、踐行美的審美能力,樹立文化自信。

同時,團隊積極開展非遺相關的非遺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以非遺文研、非遺文教、非遺文宣、非遺文創、非遺文旅、非遺文娛等六個板塊為抓手,對非遺進行“歷史內涵-文化價值-設計活化-應用創新-教育推廣”的全方位普及。

團隊在非遺大師的帶領下,依托學生社團,組織學生黨員和團員青年定期在城市社區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展一壇(非遺展覽、展演、展示、展銷與論壇)”活動,累計近300場;依托非遺社團、社團實踐課開創非遺校園傳承品牌,形成了“一核四翼三結合”的非遺校園傳承品牌,成立非遺類社團超20個,社團學生人數累計超過1萬人;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累計服務超5000人;每年以非遺為紐帶開展跨域交流,增強兩地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科普效果輻射粵港澳大灣區。

(圖片由深職院提供)

(原標題《非遺共創進校園 傳統文化薪火傳》)

編輯 劉悅凌 審讀 韓紹俊 二審 李怡天 三審 董曉敏

(作者: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 通訊員 巫憶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