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銀行等五家機構被“深入調查”發現違規債券交易,交易商協會出重拳發整改令 全球熱文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見習記者 王兆軒 北京報道


【資料圖】

近日,5家金融股機因違規代持債券交易等行為被通報。

5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稱,通過深入調查發現,大連銀行等5家機構存在債券代持交易等違規行為。

5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分別致電致函大連銀行等三家機構,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經交易商協會第8次、第9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決定,已對相關機構及個人予以相應自律處分,其中大連銀行處罰最重,被給予嚴重警告。

5家機構涉違規

近期,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稱,通過深入調查發現,大連銀行、江西銀行、廣東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及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相關人員的刁劍飛存在債券代持交易等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大連銀行在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通過做市業務方式,每日滾動開展買賣方向相反、清算速度不同的現券交易,代持利率債活躍券,且規模較大。

江西銀行等3家銀行內控執行不嚴或流于形式,未有效評估交易合理性,作為中間方以現券買賣或做市等方式參與債券代持交易鏈條,交易筆數和金額較大,未嚴格遵守做市業務規范。

廣東粵財信托作為產品管理人,管理的信托產品成為相關方兌現債券損益的通道。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大連銀行等多家機構參與了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涁斝磐泄芾淼男磐挟a品根據相關方要求,多次以高于市價買入涉及代持的債券并以貼近市價賣出,為相關方兌現債券損益,相關交易未反映正當業務目的或合理經濟目的。

刁劍飛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相關人員,在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安排相關機構參與違規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作為時任某基金公司投資經理,刁劍飛超越業務權限范圍,通過個人通訊工具,私下安排相關機構參與違規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相關交易未反映正當業務目的或合理經濟目的,并導致多筆交易結算失敗。

針對上述違規問題,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大連銀行予以嚴重警告;江西銀行等2家銀行開展涉事交易未反映真實或正當交易目的,內部未能有效識別交易風險或防范交易發生,對2家銀行予以通報批評,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粵財信托予以警告,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此外,對于通報點名的債券市場交易相關人員刁劍飛,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刁劍飛予以警告。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刁劍飛時任金元順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專戶投資總監。

“真做市、做真市”

一位債券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債券代持行為實際上是場外非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即債券的持有方將自己買來的債券轉讓給代持方,并約定在一定時間內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贖回。

由于債券持有方保留債券的所有權,承擔債券浮虧浮盈的風險,而在賬面上債券已經賣出,被代持的債券資產及盈虧不會體現在持有方的財務報表中,因此,在季末、年末等關鍵時點,一些機構為了掩蓋債券投資的虧損,會選擇以債券代持的方式向其他機構轉移這部分虧損。

“實際上,債券代持的風險是巨大的。如果持有方到期如約贖回,則代持方可以獲得一定收益,但關鍵在于雙方是以口頭協議或抽屜協議來約束行為,如果發生糾紛,除了道德約束并沒有其他維護權益的措施。”該債券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2016年底,監管當局曾展開大規模債市監管,并出臺了規范代持漏洞的重磅文件—《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此次密集處罰也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新一輪監管趨嚴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央行的指導下,交易商協會不斷完善多層次的自律懲戒體系,以嚴格的自律懲戒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清晰信號,引導市場各類主體歸位盡責,維護良好秩序。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交易商協會共對68起涉嫌違規案件立案調查,開展自律調查和自律問詢103次,作出各類自律處分99家(人)次,涉及35家發行人和信用增進機構、4家主承銷商、3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律師事務所、2家其他類型機構和54名直接責任人。

針對此次通報,交易商協會指出,做市商作為銀行間市場基石機構,承擔著提高市場流動性、促進價格發現的重要作用,應切實提升做市交易能力,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確保合規穩健展業,“真做市、做真市”。

同時,資管產品是銀行間市場債券投資交易的重要參與者,產品管理人應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和自律規則要求,切實履行管理人職責,加強從業人員行為監督,規范開展各類業務,有效防范違規交易發生。

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銀行間市場交易自律管理,制定完善相關自律規則,加大違規交易查處力度,不斷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正常運行秩序。

相關人士表示,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主體監管意識和內控機制建設、交易規則的制定和執行,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強跨部門協調合作,形成監管合力,才能共同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