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梅花山”、VR全景逛博物館看展、“慢直播”賞花、動物“明星”微電影……疫情下,不少景區和博物館都把自己的日常搬到了“云端”,上馬了無人機和紅外相機、VR/AR、5G直播等高精尖技術助力“云游”,讓市民足不出戶、居家辦公的同時,通過景區和博物館的線上平臺“云觀展”“云賞花”,輕松享受到豐盛的文旅大餐。
上馬無人機、紅外相機
景區“自導大片”
潔白如漫天飛雪的櫻花,掩映著碧波蕩漾的湖水,配以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昨天,記者打開玄武湖景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最新的花情視頻和海量美圖幾乎每天都在更新推送。在無人機的航拍鏡頭下,市民仿佛身臨其境,享受到了一場春日的視覺盛宴。
眼下,南京多個景區均推出了“云賞花”“云觀景”“云游動物園”。“云”上的鐘山風景區多姿多彩,不僅有最新的花情視頻,“空中賞花”的壯美,還有畫家在景區即興作畫,梅花香氛的制作過程等,帶你沉浸式體驗賞花雅趣。打開手機進入南京濱江公園官微,就能看到綠博園內數萬株洋水仙和郁金香盛放,在風車、木屋、小橋流水的映襯下,宛若童話一般。莫愁湖公園推出了“慢直播”,可全天觀賞海棠花從清晨到夜幕下的實時美景。紅山森林動物園也推出了“云上動物園”,在“云端”可以看狼王一家的“后宮大戲”,追蹤“動物明星”的精彩花絮,點播懸疑片《貉誰有關》和動作片《豪豬大戰狗獾》等,市民足不出戶,也能和喜愛的動物“天天見”。
如何實現“云”上賞景?記者了解到,鐘山風景區、玄武湖景區、紅山動物園等重點景區都組建了自己的視頻團隊,景區工作人員華麗變身為編導、攝像、剪輯、后期人員,借助無人機、紅外相機和剪輯軟件,一個個精彩的賞花短視頻、“爆款”微電影就這樣在他們手中誕生。玄武湖公園管理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常成,一名年輕的小伙兒,來景區工作才3年時間,眾多賞花大片卻都出自他手中。“我本科專業是廣播電視編導,來景區后又在實踐中學習了無人機航拍,積累了一些經驗。”常成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景區微信公眾號仍然保持每日更新。前段時間氣溫回升較快,花開的速度也很快,遇到天氣條件良好時,他上午拍攝、中午剪輯、下午編輯發布,馬不停蹄。“比如前段時間拍芳橋櫻花,為了獲得最佳光影效果,需要上午、下午分別拍攝幾小時,就為了剪輯一段1分鐘的視頻。”常成說。
在紅山的密林中,生活著大大小小兩百多種野生動物。2020年,紅山森林動物園購置20臺紅外相機,在整個園區實現了全覆蓋,24小時不間斷拍攝,記錄下動物們或令人捧腹、或發人深省的成長故事,動物園根據這些素材創作了各類影片。市民坐在家中,通過紅山動物園的官微,就可以輕松“點播”。“我和同事一起創作劇本,并且承擔編導、剪輯、配樂、字幕等工作。”紅山森林動物園宣傳教育部宣傳策劃員程天樂說,自己是學水產專業的,做這些算是“半路出家”。“拍攝動物素材時,我早上8點架機器,和飼養員待在一起,拍到傍晚5點才能收工。”她說,動物可不會像模特那樣聽你指揮“擺拍”,而且跑起來飛快,為了抓一個精彩的表演和動作,自己往往要“蹲守”好久。“有一次拍攝長臂猿,我在樹叢里蹲了一上午,渾身被蚊蟲咬了60多個包,我媽看到后都擔心我要‘中毒’了。”她笑著說。
VR全景入“云端”
帶你360度沉浸式觀展
“這些畫家居住在南京,秀美的山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融匯于筆下,作品濃縮了金陵風光的精華所在。”昨天,記者點擊手機屏幕進入《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網上展廳,根據自己愛好的觀展內容“走動”“轉身”,“在一組《金陵十八景》的展品照片前,點擊播放鍵,就可以聽到語音導覽,還可以一張一張地“翻閱”這些明清時期的名人佳作,仔細鑒賞上面的山水風物、題詞和印章,十分方便。
眼下,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官微上推出了“云上觀展全攻略”,把18個主題展覽全部搬到了線上,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文物的風采,感受歷史的魅力。這些展覽既有以文物為主題的《非紙書文物特展》《玉堂佳器——館藏精品展》,又有和都市圈等城市的聯展如《又綠江南——南京都市圈八城文物聯展》《鏟釋三城——寧鎮揚三地考古成果展》等,還有展示“匠心”技法的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云錦藝術展》《金玉滿堂盛世工巧——南京特色非遺技藝展》等。不少展覽直接把3D建模的展廳搬到了線上,讓市民360全方位沉浸式觀展,就像置身于現實中的展廳一般。
“一些精品文物臨展、特展線下展陳的時間有限,可能一段時間后就要撤展。還有一些展覽受制于場地限制,無法把所有的展品都呈現給觀眾。這時候我們就會考慮搭建‘線上展廳’,打造‘云展覽’,對于觀眾而言,坐在家里就能看展,不受時空限制,還可以反復觀看回味,可謂‘永不落幕’。”南京市博物總館綜合業務部宣教辦主任楊曉慧說,早在2013年—2014年,南京就有博物館探索建設“虛擬展廳”,用來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疫情發生后,市民對“云觀展”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每到寒暑假、節假日,一些針對青少年的主題展覽的需求可謂“爆發式增長”。“現在基本上每做一個上規模的文物主題展覽,我們就會配套打造一個‘線上展廳’。”她表示,近年來南京市博物總館所屬各館的“云展覽”已經制作了近30場,總計瀏覽量達到100多萬余次。
借助于AR、VR等先進技術,“云展覽”越做越“高大上”。“我們有專門的技術合作方,他們會用特制的相機拍攝展廳、文物,進行3D建模,把實景展廳立體化地呈現在網上,再輔以說明文字、語音導覽,讓市民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欣賞文物的同時還能得到及時周詳的講解和背景介紹,觀展體驗感十分好。”楊曉慧說,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還在“云展廳”內推出了“專家課堂”“館長直播”等特色項目,現場帶你觀展,即時直播講解,非常受歡迎。一些線上打卡、問答等環節,也增強了展覽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政策“護航”
更多旅游觀展演藝將飛上“云端”
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僅是疫情下文旅產業擺脫困境、創新發展的一雙“翅膀”,也是促進我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我市文旅業一名業內人士分析說,疫情攔住了游客的腳步,不少景區和文博場所“危”中求“機”,開始借助VR/AR、直播、5G等技術手段,轉型求變。結合文旅產業的特點及技術形態的多樣性,在景區、游樂、住宿、旅途等應用場景中,利用這些新興技術和文旅融合,能衍生出各種新的模式。比如可以通過三維建模技術結合AR技術將易損文物、文化遺址等景點通過三維模型的方式展示在游客的眼前,這樣既增加了交互性與游客的沉浸感,也保護了景區環境。
在未來,這一“破圈”融合的模式將大有可為,除了市場需求節節攀升外,從國家到省市層面的政策利好也層出不窮。早在2020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在談及如何幫扶企業努力降低疫情影響,增強數字文旅企業的發展信心和后勁時,就提出要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新需求,堅持正確導向,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術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新業態,鼓勵創業創新。
今年1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南京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也提出了要推進數字技術場景應用,打造數字技術應用四大場景。如“云旅游”場景,圍繞中山陵、閱江樓、夫子廟等標志性景區,打造網絡直播、虛擬VR賞景等一批云旅游場景;“云展覽”場景,支持金陵圖書館、南京博物館等文物文化單位與數字文化企業合作,運用數字技術開發館藏資源,升級“虛擬閱讀空間”“云展覽”“云課堂”“云直播”等線上文化產品;“云演藝”場景,支持江蘇大劇院、保利大劇院等建設在線劇院、數字劇場,促進戲曲、曲藝、民樂等傳統藝術線上發展,鼓勵文藝院團、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開展網絡展演,支持開發全息互動投影、沉浸式演藝、夜間光影秀等沉浸式體驗項目;“云消費”消費場景,發展直播帶貨、線上團購、云上MALL等云消費新模式,舉辦“云享金陵”線上消費季,創新消費體驗。(李子俊)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南京上馬高精尖技術助力“云游” 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03-25
- 2021年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營收1456.1億元 同比增長15.5%2022-03-25
- 南京推出“瞪羚貸” 保障獨角獸瞪羚企業“跳得高”“吃得飽”2022-03-25
- 2021年洪恩教育總收入9.447億元 同比增長77.6%2022-03-25
- 2021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至1274億美元 2022-03-25
- 你必須知道的返租商鋪“吃人”套路!2022-03-25
- 來深14年,老公至今不肯買房!2022-03-25
- 30個新盤,5條看房線規劃好了!總價400萬、600萬、800萬、1000萬2022-03-25
- 規劃31.7萬㎡ 恒榮主導!南山中興工業城改造項目主體確認2022-03-25
- 甘肅省繼續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2022-03-25
- 湘潭優化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居全省第二 22萬戶市場主體迸發新活力2022-03-25
- 鄭州路燈不亮“淤積點”,有啥辦法可以疏通?2022-03-25
- 極端天氣變化多發 太原市要求加快提升汾河流域防洪能力2022-03-25
- 提高密集場所人員火災防控和自救能力2022-03-25
- 點軍區在太平村集中“清違”2022-03-25
- 海口江東新區線上線下聯動推進離岸貿易業務發展2022-03-25
- 我在泉州封控區、管控區,該怎么買菜、看病和買藥?2022-03-25
- 塘下鎮開展趙宅社區社會治安聯合行動2022-03-25
- 柳州鳳凰嶺大橋沿江夜景要更美啦!2022-03-25
- 金華鎮站:花果蓮魚映金華2022-03-25
- 一圖看懂 | 搜救已超72小時,東航空難救援進展如何?2022-03-25
- 殷紅:從普通刑案中挖出涉惡線索2022-03-25
- 廣東3月24日起進入2022年汛期2022-03-25
- 重慶:職稱電子證書來了2022-03-25
- 甘肅:外省來人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達目的地后12小時內報備2022-03-24
- 23日蘭州市七里河區新增確診及無癥狀感染者詳情公布2022-03-24
- 天水市秦州區發布提醒:到過這些場所的人員,請立即主動報備2022-03-24
- 張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關于進一步明確“紅黃碼”人員管控要求的通知2022-03-24
- 云南省全力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 這些開發區將作為試點2022-03-24
- 1名省外確診病例途經大理,州內密接者核酸篩查未發現異常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