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播:半數以上男性駕駛人制造了近 9 成交通事故

(原標題:別再歧視女司機啦!宿遷交警:半數以上男性駕駛人制造了近 9 成交通事故)

近期宿遷交警部門利用大數據 " 畫像 " 出小汽車、大貨車、電動車三類駕駛人的風險年齡分布,結果發現半數以上男性駕駛人制造了近9成的交通事故,30歲 -36歲小型汽車駕駛人交通肇事率最高,65歲至75歲老年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傷亡率最高。對此,交警部門發布提醒,請廣大駕駛人 " 對照參數 " 自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平安出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數據分析】

1、54% 的男性駕駛人制造了87% 的交通事故

全市154萬小型汽車駕駛人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男女比例基本相當。很多人認為女司機更容易出交通事故,但事實并非如此。據統計,女性事故率僅13%,而男性事故率高達87%,遠高于女性。顯然,女司機比男司機安全得多,不要 " 歧視 " 女司機。

2、30歲至36歲的小型汽車駕駛人交通肇事率最高

30歲 -36歲是小型汽車駕駛人數最密集的年齡段,占全市小型汽車駕駛人總數的34%。而這群人同樣是交通肇事率最高的群體,交通肇事率高達48%。路口疏忽觀察、酒后駕車、超速行駛成為交通肇事的最主要原因。

這個年齡段群體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家庭的中流砥柱,生活壓力大,社會活動頻繁,出行頻次較高,更應提高風險意識,安全守法出行。

3、45歲之后貨車駕駛人肇事率大幅提升,50歲以后變得安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宿遷全市23萬貨車駕駛人中,男性占97.4%,發生交通事故的基本都是男司機。和小型汽車駕駛人年齡占比相似,30歲至40歲的貨車駕駛人最密集,占全市貨車駕駛人總數的一半。但交通肇事率最高的年齡段卻是45歲至50歲。

45歲之后貨車駕駛人肇事率大幅上升,50歲以后開始下降變得更安全。這個年齡段群體邁入中年,身體狀態下降,精力開始匱乏,失眠、" 三高 " 等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駕車時更易感到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等,從而導致交通事故高發。

據統計,涉及貨車最常見的事故是 " 包餃子 " 式的碾壓事故,這與行至路口右轉彎未避讓直行車輛行人有關,其次是因疲勞駕駛引發的追尾、側翻等事故,值得引起重視。

4、65歲至75歲老年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傷亡率最高

在電動車三輪車傷亡事故中,65歲至75歲的老年人駕駛電動三輪車的傷亡率占6成以上。

為了減輕子女負擔,不少老年人發揮余熱,幫忙接送孩子的現象很普遍。但由于老年人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加之身體機能衰退,感知力和反應力下降,出行時更容易產生交通違法行為。此外,老年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制動、轉向等安全性能普遍較差,遇突發情況操作不當極易引發事故。

在涉及老年人的傷亡事故中,闖紅燈、隨意猛拐是引發事故的最常見原因。因此,是否讓家中的老人再繼續駕駛三輪車,作為子女要慎重考慮。

【重要提醒】

一名安全的駕駛人

須具備 " 四項基本條件 "

交管部門表示,一名安全的駕駛人,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諸如慢意識、知禮讓、守規矩等,這是保障交通安全最關鍵的因素。此外,還應具備充分的精力和良好的習慣。充足的體力和穩定的情緒對駕駛人來說至關重要,出行中還應當養成不接打電話、系好安全帶、減速慢行等良好的駕駛習慣。嫻熟的駕駛技能也是必要的,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一名穩穩的 " 老司機 " 會做出更為恰當安全的處置。

宿遷交警提醒廣大交通參與者文明行車,遵守交通法規。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需要每一個交通參與者共同營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