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滾動:羅鎮華:智能汽車的功能必須落地到終端用戶


(相關資料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12月16日報道12月16日,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GIV2022)期間,大疆總裁羅鎮華表示,大疆車載的愿景,為所有人提供安全、輕松的出行體驗。今年我們和主機廠合作的量產車已經上市開售,把智能功能的成本進一步降低,用很基礎的硬件價格實現了可用的智能,讓大部分消費者用得起、用得上,希望能讓消費者覺得愛用,進而實現智能駕駛的普及。

羅鎮華透露,這幾年,行業內對汽車智能化的投入非常大,也有不少成果,但我們討論智能汽車一定不是指那些只能寫在說明書上的功能描述,最終是必須要落地到終端用戶。

在汽車消費者的視角上,智能駕駛并沒有一致的標準,同樣都叫做輔助駕駛或者說L2+,但實際上不同車型的體驗差異巨大,智能駕駛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消費者心智,要讓消費者重視智能駕駛,把智能駕駛作為購車的重要決策依據還有一段路要走,而且目前智能駕駛功能總的來說消費門檻不低、使用起來也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

羅鎮華認為,目前來說,消費者已經不接受花一點點的錢只能得到0.8甚至0.5的智能功能,沖著智能功能去買車的消費者需要的是上手即可用的功能,不太了解需要在使用中建立起對智能汽車的認知和使用習慣的消費者,更需要核心完整的功能可用、可靠,并在市場運營商加以引導,才能讓消費者對智能功能建立信心和興趣。

“ 在實踐中,如果智能駕駛的研發團隊一直處在趕工期的狀態,而且趕工期還并不能增加整體收益和用戶規模,其實反而是拖慢智能功能的開發進展甚至可能降低要求,對于具有一定探索開發來說,會降低吸引力。而在另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下,我們交付給消費者一臺1.0的車,之后的體驗升級、功能升級,從1.0到1.5、甚至2.0,讓消費者覺得完全是一臺全新的車,才能讓消費者持續在功能體驗上消費,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才會相信軟件定義汽車。”

智能駕駛的產業在現在這個階段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不是分蛋糕、分主次,而是做普及、做推廣。在產業上下游,如果能首先統一思想,大家都是為了讓更多消費者用上智能駕駛,讓智能駕駛成為汽車的標配,分工合作大家在各自最擅長的領域服務好汽車消費者,將一定是最優解。

羅鎮華表示,智能汽車產業鏈走上更深度的開放合作,是可以切實降低智能汽車開發難度的,給智能功能普及帶來機會、也給產業各方帶來切實收益的事情。

羅鎮華最后說到,在全球智能汽車發展過程中,在本土不斷修煉基本功、提高工程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同時發展市場,提升消費者體驗,降低用戶的消費門檻和學習門檻,最后讓智能汽車普及到所有消費者,這個方向是非常明確的,大疆車載期盼與產業內各位一起努力。

關鍵詞: 智能駕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