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體系"基石"補產品"缺位" 一汽豐田開啟純電動車時代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9日報道 “不疾不徐”的一汽豐田,在近兩年顯得有些“雷厲風行”。

從導入TNGA架構,體制機制變革,到引入旗艦亞洲龍(參數丨圖片),皇冠回歸,再到落地新能源汽車戰略。一汽豐田在推動內部系列變革的同時,也在加速對外產品結構的調整。

按照胡紹航的說法,到2022年,一汽豐田將達成年銷百萬輛、客戶超千萬、營業收入過千億的汽車企業。

可以看到,在汽車產業的變革時代,一汽豐田的產品結構和體系力“基石”正愈加穩固。但疫情下“震蕩”的月銷量,仍為一汽豐田的2022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1月,主產卡羅拉、亞洲龍等車型的天津生產基地歷經12天停工。3月,主產RAV4榮放的長春生產基地則面臨了更嚴重的停工困境,停工近一個月才開始復工。

與之對應的,是一汽豐田1月同比下跌37.71%、2月同比增長23%、3月同比下跌17.3%的銷量。更令人憂心的是,本是銷售旺季的3-4月,在經歷長春、上海等多地疫情爆發后,存在汽車消費動能明顯減弱的趨勢。

但在這多重壓力的“夾擊”下,一汽豐田在2022年一季度仍保持了與去年同期持平的市占率,售后產值同比增長4%的成績。

“進擊”的一汽豐田 爭奪中高端市場

“徐徐圖之”,一向是豐田的風格。在這樣的管理理念下,一汽豐田產品結構也在“進擊”中“徐徐”調整。

事實上,早些年一汽豐田一直推行的是小型車戰略。

2002年,豐田在中國的第一款車型威馳正式下線,這款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三廂車,也是豐田家族最小的一款三廂車。一汽豐田的高管曾表示:“威馳是年輕人最理想的‘人生第一輛車’,是歷代威馳的成功促成了一汽豐田的成功。”

隨后的2004年,一汽豐田將第九代COROLLA引入中國,彼時被命名“花冠”。而后其第十代車型更名為卡羅拉,與花冠同堂銷售,這也使一汽豐田形成了卡羅拉、花冠和威馳的小型車產品矩陣。在2014年重提小型車戰略并經歷三年“內部改造期”后,一汽豐田卡羅拉+威馳的小型車矩陣,已經在2017年的總銷量中占比67%。2018年,隨著奕澤的加入,小型車銷量占比達到69%。

但這一時期,一汽豐田已經“醞釀”產品結構的調整。

從普拉多退市、皇冠停產,到引入亞洲龍、亞洲獅,可以看到,相比前些年重視小型車的產品戰略,目前的一汽豐田,正進一步強化A+級別以上市場產品力,并增強了SUV產品陣容。

以2021年為例,一汽豐田就上市了轎跑SUV奕澤雙擎、大七座SUV皇冠陸放和輕奢都市SUV凌放等SUV車型。

事實上,此前皇冠車型的“落寞”和退市,也為一汽豐田帶來了全新的B級車型,Avalon亞洲龍。

作為一汽豐田再戰中級轎車市場的拳頭產品,亞洲龍之于一汽豐田的意義不言而喻。2021年,亞洲龍銷量達117188輛,同比增幅110%,以一己之力突破中級轎車市場固有格局。

在補齊B級轎車市場“缺位”后,一汽豐田在中高端市場的“探索”并未止步。

2021年,退市一年多的皇冠,作為一汽豐田的高端子品牌重返中國市場,皇冠煥新戰略也由此推出。而其首款國產車型皇冠陸放,正是一款大七座SUV。

至此,亞洲龍和皇冠陸放,也成為一汽豐田“向上”至關重要的兩款產品。

據了解,未來,皇冠品牌也將成為覆蓋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的高端系列,持續發力中高端市場。

此外,在2022年,一汽豐田也將填補MPV產品線,上市一款賽那姊妹版車型。目前,這款全新MPV車型Granvia已經在工信部產品公告中“現身”,或將于5月正式亮相。

TNGA架構為“基石” 順勢數字化轉型

改革調整產品結構的背后,是一汽豐田對集團全新TNGA架構的導入。

在TNGA架構下,一汽豐田開始在對整車研發、設計、生產、采購等全產業鏈進行全面革新。

在最新改革的供產銷一體化體制下,一汽豐田在生產端將月計劃變成了周計劃、日判斷,以實現應售盡售。其中,成都工廠在44天內達成了兩班生產峰值,產能利用率達136.5%。

與此同時,一汽豐田也在“趁勢”推進數字化轉型。

素以穩健著稱的一汽豐田,也迅速厘清了“方法論”。對內導入了社交型的SCRM,實現“一客一群”的多對一運營模式,同時發行了一款超級APP為車主進行服務,并為經銷商構建ADMS全域線索管理系統,以及上線了設備管理數字化平臺等,以建立數字化生態。

據官方信息,2021年底,一汽豐田已經實現數字化業務覆蓋度90%以上。

純電動車領域“覺醒”

盡管“埋頭”苦研發混動技術20余年,但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確實有些“遲鈍”。

最“當頭棒喝”的一擊,應該發生在2020年的6月10日。這一天,特斯拉股價高開高走,收盤市值超過豐田,一躍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彼時,特斯拉尚未盈利。

事實上,豐田早在1983年便已對純電動汽車進行自主研發。1997年在美國推出了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電動車RAV4 EV。在擁有相對突出的三電系統優勢下,豐田純電動汽車路線的研發也“事半功倍”。一年后的2021年12月14日,豐田召開全球電動車戰略發布會,一口氣發布15款純電動車型,強勢開啟了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逐鹿”。

而bZ4X,正是這幅純電動車“藍圖”中的首款車型,被寄予厚望。

4月28日,隨著bZ4X的預售。一汽豐田也拉開了“征戰”中國純電動車市場的序幕。其中,bZ(Beyond Zero超越零排放)代表這是豐田純電平臺打造的全新品牌序列。

不只豐田,近期日系車企都刮起了一股純電風,但車型定位不盡相同。比如東風日產定位為緊湊型SUV的Ariya和本田定位為小型SUV的e:NS1和e:NP1。

當然,混動車型仍然是一汽豐田產品矩陣中的重要一環。在強化新能源車的戰略下,2021年一汽豐田“擎家族”銷量占比為23%,同比提升了6個百分點。未來,一汽豐田采用雙擎(HEV)、雙擎E+(PHEV)、E進擎(EV)、氫擎(FCEV)多種技術路線并存的產品策略。

按照規劃,2025年豐田將推出15款純電動車型,其中bZ系列推出7款產品,導入中國市場5款。到2030年,豐田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30款全電動汽車,純電動車型銷量占比約40%。

總結:

隨著產品戰略的優化,內部體制機制的升級,一汽豐田正在通過TNGA架構全方位革新,以應對百年一遇的產業變革趨勢。

在傳統中國品牌和新造車勢力,甚至是其他合資品牌的“夾擊”下,可以預見,一汽豐田的純電動車之路,注定是艱難的。但無論如何,久舉混動大旗的豐田,終于大方地奔向了純電動化時代。

關鍵詞: 一汽豐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