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調,百萬貸款30年減負:月供減57元,總利息省2.1萬

中國人民銀行于7月22日正式宣布,為進一步優化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和市場預期穩定性,即日起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的方式,并將操作利率從原先的1.80%下調至1.70%。

首先,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受權公布了最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及調整后的發布時間。根據公告,2024年7月22日,1年期LPR下調至3.35%,5年期以上LPR下調至3.85%,兩者均較之前下調了10個基點。這一調整意味著,對于商貸額度為100萬元、貸款期限為30年、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的借款人而言,月供將減少約57.3元,累計30年可減少還款總額約2.1萬元。這一舉措無疑將減輕借款人的還款壓力,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PR的下調是在連續4個月保持不變后作出的。此前的數據顯示,自2024年3月20日至6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維持在3.45%和3.95%的水平。而在此之前的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曾大幅下降25個基點,成為LPR改革以來的最大下調幅度,顯示出央行對于穩定房地產市場和支持中長期信貸需求的堅定決心。

LPR作為銀行貸款的定價參考,其形成機制是由各報價行根據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如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而成,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LPR的調整不僅反映了市場資金成本的變化,也體現了央行貨幣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除了LPR的調整外,央行還進一步優化了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從7月22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的招標方式由價格招標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并同時下調了操作利率至1.70%。這一調整旨在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有效穩定市場預期,并通過數量招標的方式減少市場波動。同時,央行還將LPR的發布時間從每月20日的上午9:15提前至9:00,以更好地與金融市場運行時間相銜接,加強預期管理。

此外,央行還就中期借貸便利(MLF)參與機構的質押品進行了重要調整,以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提高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這些調整措施共同構成了央行貨幣政策組合拳的一部分,旨在通過多種渠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精準有力的金融支持。

據央行官網消息,公開市場招標方式包括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兩種。價格招標的中標價格由市場供需雙方博弈確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數量招標則采用給定的價格,減少了市場波動,增強了政策的透明度。

業內人士指出,以往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多采用價格招標方式,盡管中標利率在多數情況下保持穩定,但仍需每日操作以釋放明確的利率信號。此次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旨在明示操作利率,進一步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是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的重要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下調是自2023年8月以來的首次調整,顯示出央行在逆周期調節中的果斷決策。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有所放緩,特別是居民消費恢復較為疲軟。在此背景下,央行通過降息向市場釋放了強烈的信號,即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助力經濟回升。

專家表示,政策利率的下調預計將通過金融市場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同時,這一舉措也有助于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提振市場信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下行并不意味著長債收益率下行空間的全面打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更多地反映長期經濟走勢,需要采用跨周期的視角進行評估。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當前長債利率的持續下行已經包含了對本次降息的預期,甚至存在超調現象。長債利率過低可能潛藏風險,容易引發弱預期的自我實現。不過,我國經濟的基本面長期向好,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中長期經濟預期,并有望帶動長端利率的回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