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餐飲品牌“求變”的趨勢愈發明顯,和府撈面亦在用最直接的方式進行價格大幅度下調。
和府降價,再拓性價比思路
將招牌酸辣肥牛面降價到23.7元(會員),部分核心產品換成有機、綠色認證食材,打造有機健康餐廳,和府撈面變革幅度由此可見。
此次降價后,和府撈面的定價聚集于16-29元之間,保留小部分高端產品。
與此前40+元的價格相比,主流產品的新價格帶無疑能夠讓和府撈面更易收獲打工人的青睞,也更符合當下大眾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用餐需求。
今年,“降價”這兩個字始終縈繞在行業內,但降價只是表象,并不是價格戰的真實目的。在這輪低價血拼背后,餐飲品牌們真正盯住的是“性價比之爭”,爭搶品類價格體系重構的主導權。同為品類頭部的和府撈面,也打開了自己的思路。
搶占30元以下價格帶,上線全新菜單增營收
說和府降價,其實遠不止降價這一件事,而是圍繞價格、菜單、店面風格、品牌定位、營銷玩法……針對“性價比”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細化和府撈面最近的各種動作來看:
價格上,全面搶占30元以下價格帶;菜單上,全新版本磨品質。雙管齊下。
今年6月和府撈面官宣降價后,30元以內的產品占比已經接近了90%。據和府撈面相關負責人透露,新菜單上線后,營收增加了約35%。
曾經被吐槽“月薪2萬的打工人吃不起一碗的面”,如今在和府牽頭下場調整定價后,“網紅面條”的大眾印象開始從40元的“高貴”向20元的“高性價比”拉近。
這次降價的同時,和府撈面也全新改版了菜單。
在目前的點單小程序上,和府的新菜單入眼“滿屏綠”,在顏色上呼應品牌瞄準的新定位“有機食材,放心不貴”,在產品上增設了新的品類劃分,比如會員價16.7元的新品薺菜小餛飩,以及會員價在25元左右的砂鍋飯等單品。
值得一提的是,和府撈面的每碗飯都選用了東北有機大米。有機大米無農殘無污染,好吃且安全,但由于有機大米一年一季、產量少,所以和府僅做到每碗飯有機大米含量在50%以上。據悉,和府還在將更多有機綠色食材引入門店,并與擁有有機認證的食材基地簽訂常年大單,確保供應穩定與集采優勢,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物超所值的品質美味。
在定位上,和府撈面正從高端不貴轉變為有機不貴,升級的是有機、綠色品質,改變的是價格,不變的則是“態度”。
新菜單上線后,和府圍繞新品做了一場營銷活動,“請10w人免費吃面”,但火爆的市場反饋導致活動開啟后小程序異常,隨后,和府立即發布“小程序過載道歉信”,為自己的“措手不及”道歉,并給出增發兩萬張主食免單券的解決方案。
頭部餐企的“性價比之爭”,拼的是對效率和成本的把控
在這次從內而外的“性價比大變革”后,和府撈面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在產品創新上也做了更多嘗試,主推從“面”延伸到了“面+飯”。
不再受限于面條品類,而是多元角度創新菜品,增加飯、餛飩等選擇,提升SKU豐富度和價值感的同時,滿足消費者多變的口味需求。同時在新品的增設上,依然保持從“品質升級”出發,挖掘綠色、有機認證或地方特色的食材。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和府正通過降價、推新等全面煥新的形式來加入這場“性價比之爭”,而過硬的品質及匹配市場需求的高性價比,將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其品牌地位,樹立更高的競爭壁壘。
降價、打價格戰,是在這場“性價比之爭”中最外顯的行為,但降價勢必意味著擠壓利潤空間,對于不少中小餐企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壓力。
資深餐飲營銷專家徐露也認為,從營銷的視角來解讀價格帶的下移:頭部品牌擁有供應鏈優勢、規模優勢,理論上是可以把成本做得更低。在當下的市場周期里,主動議價能力是餐飲品牌建立護城河的重要方式。
看似“賣的”是一碗簡單的面,但作為餐飲頭部的和府撈面,入局這場“性價比之爭”的底氣也不止于價格與產品本身。
比如和府撈面的自有中央廚房,從采購、品控到實際生產都是公司內部把控,不存在和其他品牌共用的情況,能夠更好的保證品質。在開出第一家門店之前,和府撈面背后自有央廚的產能就已能滿足1000家以上門店的標準化運營。如今,和府撈面擁有近10萬平方米的現代食品產業園,可支撐未來5-10年的門店發展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的冷鏈配送需求。
在供應鏈體系支撐下,和府能夠具備更大的規模效益及集采成本優勢,加之靈活的價格策略,掌握定價的主動權,也使其有更多空間回饋消費者。
對“效率和成本”的把控,才是和府、是餐飲頭部們的更大優勢。
以“性價比之爭”組合拳,走“擁抱真實消費”必經之路
想要成功打造全新的“性價比形象”,出發點也從來不是品牌眼中的性價比,而是消費者心中的性價比。
對于面食品類的剛需性來講,“高端的環境”容易產生距離感,能做到好吃不貴、出品穩定、有品牌品質保證,才是最大的“王牌”。
和府撈面的這次“性價比之爭”組合拳,盯住的就是這一點。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餐飲行業分析師林岳對此認為,和府撈面調整后的價格親民很多,這對其提升口碑和銷量大有裨益。面食是大眾菜品,在品質升級的同時,定價也需要匹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順勢而為。
也正如和府在官微上所言,“我們深知,和府曾被貼上‘價貴’的標簽,我們不愿逃避問題,積極調整改進,以實際行動做出回應。”
撥開迷霧,回歸本質,是面食賽道乃至所有餐企“擁抱真實消費”的一個必經之路。
在“性價比之爭”的第一重大考里,和府撈面無疑已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態度。未來的和府撈面能否在重重考驗之下將“品質性價比”進行到底,收獲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有待市場共同見證。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品質餐飲性價比之爭,和府撈面如何脫穎而出?2024-07-18
- 蘋果iPhone16系列進入備貨期,AI有望帶動手機產業鏈回暖2024-07-18
- 機構:蘋果 15 系列遇冷,2024年二季度銷量相比蘋果14 系列低12%2024-07-18
- 長安馬自達 EZ-6 轎車迎來下線,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版本2024-07-18
- 特斯拉向 Cybertruck 純電皮卡車主交付重新設計的輪轂保護罩2024-07-18
- 普融花: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新模式2024-07-18
- 蒙牛寧夏數智化工廠引領乳業高質量發展 塑造乳業新標桿2024-07-18
- 孝感酒釀在盒馬賣斷貨 酒釀成甜品市場“票房保障”2024-07-18
- 原珀萊雅首席研發官蔣麗剛加入百雀羚 負責技術板塊業務2024-07-18
- SK集團重組能源部門以支撐困境中的電池業務2024-07-18
-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千億,券商:公司管理層對前景感到樂觀2024-07-18
- 華熙LIVE·五棵松憑實力出圈 上半年銷售破20億創新紀錄2024-07-18
- 量化巨頭發聲,表態強烈希望A股長期健康上漲2024-07-18
- 阿斯麥業績不及預期,股價暴跌12.74%,帶動納指跌超500點2024-07-18
- 年內199只港股獲公司回購,騰訊控股回購金額最高超600億港元2024-07-18
- 近三億老年人!中國“養老”機遇顯現2024-07-18
- 木倉科技旗下駕考寶典備大禮:暑期學車福利滿滿2024-07-18
- 海信4K 3D內窺顯示器亮相第八屆內鏡大會2024-07-17
- 引領醫學影像創新 海信醫療獲批籌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2024-07-17
- 愛聊科技讓非遺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2024-07-17
- 五大銀行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多重因素驅動行情上漲 來源:環球網2024-07-17
- 沙特ETF成功上市,首日表現強勁2024-07-17
- 東海基金股權拍賣遇冷,22.6%股權流拍2024-07-17
- 退場!鵬揚國證財富管理 ETF即將清盤并終止上市2024-07-17
- 中際旭創、新易盛齊發業績預告,光模塊廠商迎豐收2024-07-17
- 6760億元!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加碼2024-07-17
- 自動駕駛新風口下,保險業如何為安全駕駛保駕護航?2024-07-17
- i云保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獲批 境外上市成新趨勢2024-07-17
- 萬能險市場6月份新動態:結算利率下調,行業進入調整期2024-07-17
- 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北交所四只個股30CM漲停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