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283家 總量居全國第四位

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再獲佳績。近日,在工信部公示的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寧波101家企業成功入選。加上此前公布的三批企業,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283家,總量居全國第四位。不斷壯大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隊伍,已逐漸成為寧波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邁進,全面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的硬核實力。

這些“小巨人”有何特點?寧波為何能排在全國第四位?寧波如何讓“小巨人”扛起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的大旗?

堅持“專”與“精”“小巨人”釋放大能量

連日來,寧波中車時代傳感技術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化的車間內,各類傳感器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從生產線上下線。“今年前7個月,我們完成產值2.6億元,同比增長31%。”中車時代傳感副總經理呂陽告訴記者,聚焦傳感器領域30余年,中車時代傳感憑借著專業化的生產能力,不僅成功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還實現了快速發展。

如今,中車時代傳感的產品已涵蓋電流、電壓、速度、溫度等7大類1200余種傳感器,應用范圍覆蓋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制動等核心系統,年產傳感器超過30萬只。據初步統計,中車時代傳感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30%。曾經小小的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分所,已一躍成為全球軌道交通傳感器種類最齊全的供應商。

能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中車時代傳感成功的背后,得益于細分領域的持續深耕。在寧波,這樣的企業并非個例,如果你仔細翻看28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名單不難發現,這些企業不搞大水漫灌、不會“見風使舵”,大多是心無旁騖地做研發、踏踏實實地搞制造的“老實人”。

“正是因為這份‘專’與‘精’,讓它們度過了大浪淘沙的階段,最終贏得了市場的肯定。”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寧波,不少企業家認為做一行就要把它做透徹,不做透絕不做第二行。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雖然產品千差萬別,但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深耕細作,幾十年如一日做同一件事,不斷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可以說,“專”與“精”已成為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寧波涌現28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中車時代傳感,深耕自行車零部件行業10余年的寧波巨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專業化生產能力、精益求精的理念,成功地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腳踏基地,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寧波伏龍同步帶有限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來,深耕行業近40年,秉承既要做早又要做好的理念,不僅是國內第一家生產同步帶的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傳動帶生產企業。

寧波華一汽縫有限公司36年來一門心思攻克縫紉機螺釘螺母技術難題,始終堅持把每一個小步驟做到極致,一舉解決了縫紉機行業被一顆小小螺絲釘卡住脖子的尷尬問題,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在縫紉機緊固件領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市經信局負責人說,除了奉行“干一行愛一行”的準則,寧波扎實的產業基礎也是“小巨人”扎堆的原因。完善的產業鏈讓寧波企業和許多綜合性企業不同,它們能夠專心聚焦細分領域,專攻特長,而不是什么都要。

從液壓馬達到沖壓機床,從傳感器到精密軸承,許多寧波企業的名字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它們的產品在業內卻是赫赫有名,市場占有率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先。

此前,市經信局曾對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進行調研,結果發現182家企業中僅有15家企業深耕細分行業短于10年。正是寧波企業對于“專”與“精”的執著,讓“小巨人”得以釋放更大的能量。

尋求“特”與“新” 搶占價值鏈中高端

和三五好友相約,各自在家中騎著動感單車,隔空在屏幕上開展一場特殊的自行車賽,你想要體驗嗎?在浙江力玄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款集運動、娛樂、社交于一體的動感單車被放在了展廳的“C位”,是當前力玄運動科技的“流量擔當”。

作為一家專業生產室內高檔健身器材的企業,力玄運動科技已牢牢抓住市場的風口,其生產的跑步機、橢圓機、劃船機等產品的出口額曾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同類產品出口企業第一名。穩定的銷量背后,離不開力玄運動科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研發理念。

以占據展廳“C位”的動感單車為例,它可以通過手機APP,記錄每個用戶的運動狀態,并可以根據身高體重設定目標,指導消費者科學健身。隨著火爆騎行圈的硬核游戲“Zwift”的推出,力玄運動科技牢牢抓住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時間窗口,動感單車銷售量節節攀升。盡管上市不滿兩年,但該品類健身器材的銷售量已接近50萬臺。

如果說“專”與“精”是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那么“特”與“新”就是甬企搶占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制勝法寶。長期從事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內參處副處長王成仁,曾在寧波舉辦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提升班上對專精特新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工信部啟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工作,目的就是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轉變。其中,“特”就是要求企業充分利用獨有的工藝與配方、特有的原材料形成固有優勢,維持產品的獨有性和領先性,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新”就是要求企業依靠技術、工藝、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等創新手段,提供更多類型的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力玄運動科技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延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正是緊緊抓住了‘特’與‘新’這兩大關鍵詞。”相關專家認為,近年來,寧波不斷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力度,轉變生產方式,加速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取得良好成效,“這也是寧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節節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2021年,寧波前三批18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平均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4.63%,有176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與此同時,經過不斷引導,寧波良好的服務型制造生態正在加速形成,全市開展服務型制造的規上企業占比已超過60%,累計擁有省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60家。其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10家。

此外,依托港口優勢,寧波企業通過加快對外開放和合作的步伐,不斷向產業鏈中高端延伸,也讓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含金量更足。

培育發展沃土涌現更多“真巨人”

力爭到2025年,產業基礎領域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超300項;新增市級以上“三首”產品500個……今年初,我市正式發布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我市將力爭至2025年,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爭創國家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試點城市。

“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寧波爭創試點城市的主力軍之一。”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細看283家企業不難發現,其中就有不少聚焦關鍵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及裝備、產業技術基礎等重點方向的企業。以剛剛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為例,寧波101家企業中,關鍵基礎件企業的占比接近30%。此外,還有8家集成電路企業以及2家工業軟件企業入選。

“無論是從產業基礎高級化來看,還是從企業梯隊培育來分析,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相關專家看來,專精特新“小巨人”已成為繼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后,寧波又一張金名片。寧波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不僅要看大企業(大集團),也要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年來,寧波不斷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力度,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文件,并精心選擇了10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面向全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上市融資輔導、創新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高端人才培育、法律咨詢、政策輔導、資源對接等全方位服務,力圖在擴大“小巨人”隊伍的同時,讓“小巨人”成長為“真巨人”。

但從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來看,寧波想要穩居全國第四,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在名單中不難發現,北京、上海仍是今年最大的兩個贏家,新增數量分別達到了334家與245家。深圳今年新增276家后,累計數量已超過寧波。排在寧波之后的重慶、杭州、武漢、成都、天津、蘇州今年新增的數量也都超過了寧波,與寧波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殷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