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打造幸福河湖 共享生態紅利


(相關資料圖)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田洋通訊員 姜海波趙麗思張吉昌

碧波漣漪,扁舟輕泛。對水的渴望,對綠的鐘情,是瓜州人民始終難以釋懷的夙愿。

多年來,瓜州縣持之以恒做好“水”和“綠”兩篇文章,全力以赴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位于國家4A級旅游景區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內的張芝湖,湛藍的河面上清波隨風而起,兩岸綠植隨風搖曳,宛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站在碧波蕩漾的湖畔,心中滿載著滿足與驕傲。這里是我們的幸福河湖,見證了我們的付出與努力。我們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這一片寧靜與美麗。”瓜州縣水務局副局長栗建平說。

瓜州縣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劃定管理保護范圍,埋設界樁標識。張芝湖設立縣級湖長1名,鄉鎮級湖長2名,業主湖長1名,配備專職保潔人員6名,建立了完善的湖長制組織體系。3家物業公司專門負責管網維護、綠化修剪鋤草、澆水、除蟲打藥及冬季枯草清理,隨著管護工作的不斷優化完善,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目前已成為一座文化底蘊豐富,環境優美的文化產業園。湖庫及周邊附屬設施布設視頻監控90處,24小時無盲區全覆蓋監管。

逐水而居,清風不盡。瓜州縣以治水實踐為核心,積極推進水文化建設,不斷豐富水文化公共產品和服務,依湖而建的還包括有張芝紀念廣場、張芝紀念館、硯形湖泊、觀景假山等景觀節點,景點豐富,氣勢恢宏,把優美的山光水色、美輪美奐的大漢風格建筑以及以書法藝術為核心的各種藝術作品融為一體,環境幽雅美麗,文化氣息濃郁,景致多變,曲徑通幽,花木芬芳,充分體現了瓜州的歷史文化特色。

“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有張芝紀念廣場、張芝紀念館、索靖故居、墨祠、墨池等,彰顯的是城市文化;產業園以自然生態為基調,有書法石林、人行步道、知音廣場等設施,南北兩園各有各的樂趣。我們欣喜地看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共同守護這片幸福的河湖。”瓜州縣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工作人員張曉菲介紹。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張芝湖美麗幸福河湖試點的創建,為瓜州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注入了蓬勃的生機與新活力,如今的瓜州,不僅以“蜜瓜之鄉”享譽全國,更是一座風景優美的“湖城”。它以生態領先,打造親水便民活動圈;它以文化并進,創建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它以產業共贏,形成張芝文化步行街。作為脫穎而出的幸福河湖之一,其目前已全面構建了“水利+文化+旅游”的產業培育模式,推動水文化產品實現轉換,逐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我每天飯后都要來這里鍛煉身體,這里是我們城市的綠肺,是我們市民的樂園。每天駐足在湖畔,看著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心中滿是喜悅。我們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也感謝每一位為幸福河湖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員。”瓜州市民劉曉花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