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鏈”成“群” 蓄能成勢——靈臺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見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


(資料圖)

素有“隴東糧倉”美譽的靈臺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近年來,當地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聚力打造煤電化、牛、果、菜、中醫康養、生態環保六條重點產業鏈,加快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發展。

近日,平涼市“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組走進靈臺縣,記者現場感受當地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

走進位于靈臺縣邵寨鎮的山東能源集團西北礦業有限公司邵寨煤業廠區,道路寬闊整潔,選煤樓、儲煤倉、變電站等各類功能體錯落有致,景觀綠化長勢茂盛,前來運煤的車輛絡繹不絕。

邵寨煤礦是山東能源集團在甘肅投資建設的第一對現代化礦井,井田面積20.17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98億噸,可采儲量0.93億噸,設計年產能120萬噸。

在邵寨煤業智能化管控中心,巨大的智能化監控高清大屏映入眼簾,井下作業生產場景及通風、排水、運輸等各項實時數據在大屏上清晰顯示,工作人員正監測著井下生產情況。

“礦井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智能裝備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化項目35項,是山東能源集團首家‘全系統智能化礦井’,實現了地面一鍵啟動、井下有人巡視、無人值守。”邵寨煤業黨委副書記崔德全介紹說,今年以來,生產原煤86.86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5.4億元、工業增加值3.8億元。

沿著邵寨煤業西行十余公里,便來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的靈臺電廠項目施工現場。

2019年,甘魯兩省簽署《聯合推進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靈臺電廠項目自此啟動。

“項目規劃總容量4×1000兆瓦,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建2×1000兆瓦,占地827畝,總投資78.23億元,計劃2024年底建成投產。”靈臺電廠總工程師李國峰說,投產后年發電量約100億千瓦時,消納煤炭約414萬噸,產值達30億元以上。

靈臺縣地處隴東綜合能源基地核心區,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50.2億噸。當地搶抓國家釋放煤炭優質產能的政策“窗口期”,按照“穩步擴煤、加快轉電、突破化工、適度布局新能源”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煤電一體化開發。

“今年,邵寨煤礦240萬噸產能核增成功獲批,唐家河、安家莊煤礦核準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專家評審,百里煤田東南部勘查區普查精查加快推進,靈臺電廠累計完成投資20.1億元,靈臺化工產業園區承載能力評估認定取得階段性成效,郭長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靈臺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王兆雄說。

國家3A級景區皇甫謐文化園位于靈臺縣獨店鎮張鰲坡村。皇甫謐是集文、史、哲、醫于一身的奇才,其著作的《針灸甲乙經》,被尊崇為醫學寶典,靈臺縣充分挖掘利用皇甫謐資源稟賦,大力保護傳承皇甫謐文化。

“酒香還需勤吆喝,我們實施皇甫謐紀念館布展提升工程,注冊皇甫謐系列商標,創編秦腔歷史劇《皇甫謐》,拍攝電影《皇甫謐》,通過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開展宣傳,有效提升了皇甫謐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靈臺縣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張金福介紹。

據了解,皇甫謐中醫院新院區已建成搬遷并投入運營,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中醫鄉土人才培訓分期分批進行,張鰲坡“針灸小鎮”建設項目深入實施,皇甫謐中醫針灸傳承創新示范中心、艾草科技產研基地建設等一批特色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此外,靈臺縣還建成高標準艾草種植基地1300畝,板藍根、黃芪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6000畝以上,組建中醫康養產品研發團隊,研發生產康養產品、器具27類,遠銷四川、天津、陜西等地,一批以“皇甫謐”為品牌的產業鏈已滲透到靈臺縣醫藥、教育、旅游等各個領域。

靈臺縣圍繞“建基地、搞培訓、育品牌、抓推廣、延鏈條”的思路,積極建設艾草種植、康養產品生產、康養人才培訓、針灸技術傳承和艾灸文化傳播“五大基地”,持續做強中醫藥、康養、旅游產業,全力打造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中醫康養產業總產值達到8.6億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