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看似誘人 背后還有陷阱 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近日,W先生在網上看到一則被騙錢款可追回的廣告,遂咨詢“客服”并按其要求操作,沒想到非但沒有追回曾經被騙的錢款,反而又被騙了數萬元。9月23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同時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切忌輕信網上發布的私人可追回被騙錢款的廣告,一旦相信便有可能再次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

刷單類詐騙


【資料圖】

近日,U女士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寶”App客服,可以在該平臺上做任務拿傭金,每做完一次任務可以得到15%—30%的傭金。U女士在對方指導下不斷充值并獲得返利,之后對方稱其賬號輸入錯誤,提取剩余資金需繼續充值。U女士多次轉賬后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冒充客服類詐騙

近日,W先生在網上看到一則被騙錢款可追回的廣告,便添加“客服”為好友后私聊,對方稱查到W先生的錢款被洗轉至澳門賭場,現只要按照提示的步驟操作就可以幫其提現。在對方的誘導下,W先生進入一賭博網站,并按照提示充值投資。收到部分錢款后,“客服”以速度太慢為由讓其加大充值力度。W先生在充值3萬元后,對方以賬戶凍結為由誘騙其繼續充值。W先生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如遇詐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切忌輕信網上發布的私人可追回被騙錢款的廣告,一旦相信便會再次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接到96110打來的預警電話,請立即停止轉賬,防止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網絡交易類詐騙

近日,T先生在網頁上看到一則出售吉普車的廣告。添加對方聯系方式并商量好售賣價格后,對方稱由于自己要先去辦理車輛手續,因此讓T先生先付3萬元定金,辦理好手續后直接將車開到T先生家。T先生便將錢轉給了對方。第二天T先生聯系對方時發現自己被拉黑,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絡上低價出售商品的廣告并不可信。廣大群眾可以在官方應用平臺下載安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對自己的設備隨時“全身掃描”,把可疑鏈接、虛假軟件拒之門外。

購票返利類詐騙

近日,M女士刷視頻時在評論區認識了一名男子,該男子經常和其聊天談心,并透露有輕松賺錢的方法。M女士便在對方引導下下載了某影視App并充值購買電影票。剛開始每買一張電影票便可以獲得3%返利并能成功提現。M女士見狀加大了充值力度,充值金額共計5萬余元,但第二天發現無法打開該App,聯系對方時發現已被拉黑。M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電信網絡詐騙中不乏類似充值返利、掃碼領紅包、刷信譽領報酬等案例,受害者往往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導致自己不得不承受巨大損失。在此提醒廣大網友,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到不參與,不轉賬,遠離詐騙陷阱,時刻謹記96110反詐專線。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陳夢圓見習記者彭美姣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