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六屆敦煌文博會】鄭炳林:敦煌學研究要“東進西出”


(資料圖)

鄭炳林:敦煌學研究要“東進西出”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董文龍

“我們舉辦敦煌文博會,就是要通過文化交流把絲綢之路這條紐帶繼續延續下去?!痹诘诹鶎枚鼗臀牟?,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蘭州大學萃英學者一級教授鄭炳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40年來,我們持續加強敦煌學研究國際合作,在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國家舉行敦煌學研討會。我們要努力把敦煌學變成世界的敦煌學,人類的敦煌學?!编嵄终f。

敦煌學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么?鄭炳林提出“東進西出”的策略。所謂“東進”,從地緣上來說,敦煌石窟的研究必須和隴東南的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以及青州造像、響堂山造像等結合起來,才能顯示出這些石窟造像在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對敦煌石窟的深入研究也會大有幫助。

為什么要“西出”?鄭炳林說,佛教造像來源于印度,通過中亞、新疆傳到敦煌,在敦煌交融碰撞,再傳到中原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文化產生交融后再回到敦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敦煌產生了新的狀態,所以,敦煌學研究也要抓住“敦煌以外”這個關鍵。

“敦煌文獻資料內容實際上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敦煌文化是交流的產物?!编嵄终f,敦煌出土的很多文獻,記載了與吐魯番地區人員的密切往來,敦煌學研究要想再次深入,就要跟吐魯番地區出土的文獻結合,從中尋找突破。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