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好“豐”景——酒泉加強耕地保護一線見聞

沃野千里好“豐”景

——酒泉加強耕地保護一線見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董文龍


【資料圖】

六月的河西走廊,驕陽似火,金塔縣古城鄉古城村1300多畝春小麥正值灌漿期。

微風吹過,麥浪翻滾。穿行在麥田中的古城村黨總支書記付勤章捋過稈粗穗大的小麥喜不自禁:“今年有個好收成!”

讓付勤章高興的,不只是小麥即將迎來豐收,還有在種植過程中的省時省力省錢。

原來,去年11月,古城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設規模2396畝,概算投資472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和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等建設內容。整治后,新增耕地面積244畝。

“整治后,新增的244畝耕地,預計每年能多打糧食12萬斤。”說起土地整治后的好處,付勤章激動不已,“原來的土渠滲漏嚴重,改造后的U80渠配套節制分水閘和分水口,澆水變方便了。原來的小塊地大型機械進不去,耗時費力;現在地塊變大了,全程機械化種植、施肥、收割……”

“同樣的面積,原來澆水需要半個小時,現在五六分鐘就澆完了。”古城村村民李軍接過話茬,“不僅省時省力,還節省水費了!我們算過一筆賬,剛剛澆過的這一次水,全村就能節省水費一萬元。”

據了解,在這次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中,古城村還修建農橋5座,鋪設涵管橋31座,新(改)建3米寬砂礫石田間道23.9公里……基礎設施得到不斷改善。

據悉,近年來,為加強耕地保護工作,金塔縣通過實施土地開發項目,穩定增加耕地面積。

2018年,金塔縣在金塔鎮勝利村以東國有未利用荒灘上,實施土地開發項目,通過在沙地上覆土,土地平整、翻耕,修建灌溉與排水等工程,新增耕地6500多畝;2019年開始試種小麥、玉米,一邊種植,一邊改良;2020年開始,分別種植了籽用西葫蘆、葵花、板藍根等,畝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至3000元。

金塔縣自然資源局土地開發管理中心干部李尚春介紹,“勝利東灘土地土層厚、平整度高,經過幾年的種植改良,土壤肥力增加,吸引了種植大戶爭相承包。”

加強耕地保護,不僅需要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耕地資源,還需要把現代農業、智慧農業、農業機械等技術裝備水平提升作為重要手段。

在肅州區總寨鎮西店村千畝耕地無人機械智慧農業示范點,由酒泉奧凱種子機械有限公司配套建設的智能水肥一體化設施設備,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平臺、無人駕駛等現代化新興信息技術,集無人化農機系統、灌溉系統、綠色防控系統等多維技術于一體,為玉米制種生產提供了全過程無人機械化技術服務,實現了玉米制種生產全過程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種植和集約化管理。

“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酒泉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張磊說。

近年來,酒泉市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搶抓政策機遇,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