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聚焦黃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一批生態環境問題“獲解”


【資料圖】

2022年7月中旬連續降雨,致黃河蘭州段水位上漲、顏色加深,岸邊濕地公園在航拍視角下現“雙色景觀”。 李亞龍 攝

中新網蘭州6月1日電(記者馮志軍)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首倡之地,甘肅去年聚焦工業、農業、生活和尾礦庫污染綜合治理,一批民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7年達到Ⅱ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1日舉行2023年“六五”環境日新聞發布會作如上通報。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王鑫介紹說,2022年甘肅黃河流域4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2.68%,高出黃河流域9省區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總體穩步改善(剔除沙塵影響),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地處黃河上游的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60%以上的水來自于蘭州以上的河段。黃河在甘肅“兩進兩出”流經900多公里,生態環境狀況關乎流域1800余萬人生產生活。由于歷史、氣候等因素,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域生態環境比較脆弱。

過去一年,甘肅嚴格管控“兩高”項目,依法依規淘汰落后和壓減過剩產能。開展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省級審核評估62家、驗收38家。對鋼鐵、鐵合金、電解鋁、鋅冶煉、電石、燒堿、黃磷和水泥等8個高耗能行業企業執行差別電價,按照淘汰類、限制類分別執行差別化電價政策。

王鑫說,甘肅組織各市州對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配置、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等6方面情況進行排查整改,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建立污水處置設施。組織實施“黃河清廢”行動,完成1571處礦山圖斑查勘,整治問題點位125個。對黃河流域38座尾礦庫綜合評估,對66座尾礦庫開展環境隱患排查。

2022年6月底,甘肅蘭州,游客乘坐羊皮筏子游覽黃河。 九美旦增攝

去年,甘肅還與四川簽訂《黃河流域(四川—甘肅段)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完成全省33個地級、95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矢量信息校準備案,開展劉家峽、九甸峽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建設。完成黃河流域甘肅境內入河排污口年度排查整治任務。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完成案例實踐38個。

目前,甘肅張掖、白銀兩市成功入圍國家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蘭州、金昌、天水、蘭州新區被國家列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