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換臉”詐騙該怎么防?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近期“AI換臉”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但同時存在濫用嫌疑,甚至有人利用“AI換臉”實施犯罪,例如偽造不雅視頻、實施換臉詐騙。如此以假亂真、讓人防不勝防的“AI換臉”技術,我們該如何防范?5月27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保護信息,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不要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如果有人自稱“熟人”“領導”通過社交軟件、短信等方式,以各種理由誘導匯款或者涉及網絡轉賬交易行為,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多渠道核實驗證對方身份,不要未經核實隨意轉賬匯款。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好證據,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1


(資料圖)

冒充客服類

近日,U女士在某App內收到一條消息,“客服”稱其網店內商品存在侵權情況,并附帶一條鏈接要求處理。U女士點擊鏈接后顯示需繳納5000元認證金,完成后繳納金即可原路退回。U女士操作后頁面顯示認證失敗,要求U女士再轉賬2萬元店鋪保證金,U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如若收到類似需要身份認證,充值保證金等提示消息,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并轉賬,如有問題可咨詢官方平臺客服。如遇被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2

網絡刷單類

近日,T女士接到陌生來電,對方稱其是某網店優質客戶,要給T女士贈送禮物。在添加微信后,對方表示只要刷單指定產品即可獲得一臺烘干機,T女士在充值刷單1萬余元后發現頁面閃退關閉,對方也失去聯系。T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所有的刷單都是詐騙。一旦發現網絡刷單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3

資金清退類

近日,A女士發現自己投資理財的某軟件內發布了系統升級暫無法提現的公告,其便在網上查詢清退資金的相關辦法。A女士看到一則手續費用低、辦理時間快的廣告后,信以為真,在該網頁內填寫了個人信息,“工作人員”主動聯系A女士告知工作流程。A女士按要求繳納了“清退保證金”和“平臺維護費”。當對方再次要求繳納系統“違約金”時,A女士察覺到異常立即停止了轉賬,并報警。

警方提示:凡是先交錢再退款的網絡廣告“工作人員”都是騙子!請勿相信陌生鏈接中的相關“政策”,不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4

虛假合作類

近日,T先生在朋友圈看到大量租用機床的廣告后立即聯系對方,對方表示可以和T先生合作,需T先生支付1萬元的工程介紹費,T先生轉賬后對方便失去了聯系。T先生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不要輕易相信網上隨便發布的廣告,如果沒有明確合同的前提下就要求轉賬或墊付資金的大多都是騙子。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